2021.05.24
共学《反脆弱》 Day01
前言
现实生活远比我们记忆中的生活更加错综复杂——我们的头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导致我们低估了随机性。
一、什么是反脆弱性?特点是什么?(与复原⼒的区别是什么?)
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
特点:
1.反脆弱性具有任何与时俱进事物的特质
反脆弱性决定了有生命的有机体或复杂体(比如人体)与无生命的机械体(比如办公桌上的订书机)之间的区别。
2.反脆弱性偏好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反脆弱性有一个奇特的属性,它能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效。
说得更直白些:由于有了反脆弱性,我们做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好。
3.反脆弱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脆弱性
正如不减少疾病我们就无法改善健康,不减少损失我们就无法增加财富,反脆弱性和脆弱性是同一波谱上的不同波段。
二、哪些事物具有反脆弱性?
弄清楚什么是脆弱的,比预测对其造成伤害的某个事件是否会发生要容易得多,脆弱性是可以衡量的,但风险却是无法衡量的。
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的事物就具有反脆弱性,反之则是脆弱的。
反脆弱性的定义从一定程度上是从脆弱性的明确定义中推导出来的。反脆弱性的事物喜欢波动性等,也喜欢时间。
事实上,非线性能够帮我们做出有效的和有用的判断:一切做出非线性反应的事物在某个随机性压力下要么是脆弱的,要么是反脆弱性的。
三、如何提升反脆弱性?(做哪些会提升脆弱性?脆弱推⼿是指?)
1.一切自上而下的东西会使我们变得脆弱
如果反脆弱性是所有幸存下来的自然(和复杂)系统的特征,那么剥夺这些系统的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而会伤害它们。它们将会变弱、死亡或崩溃。
如果说一切自上而下的东西都会使我们变得脆弱,并且阻碍反脆弱性和成长,那么一切自下而上的事物在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反而能够蓬勃发展。
2.以别人的脆弱为代价而取得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行为很隐蔽
社会最大的脆弱性制造者和最大的危机制造者,正是那些置身事外,不承担后果的人。
他们忘记了一条最主要的道德法则:你不应该为了获得反脆弱性,而牺牲别人的脆弱。
3.“黑天鹅”事件对所有事情的发展都有存在的必要
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而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
复杂系统内部充满着难以察觉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
得益于反脆弱性,大自然是管理罕见事件的最好专家,也是管理“黑天鹅”事件的高手。
4.脆弱性可以衡量,风险却很难衡量
从长远来看,反脆弱性往往能从预测误差中受益。如果按照这个理念下结论,那么很多从随机性中受益的事物如今应该主宰世界了,而受随机性伤害的事物就应该消失。其实现实也确实如此。
脆弱性是相当容易衡量的,但风险却很难衡量,尤其是与罕见事件相关的风险。
你没有任何可靠的依据说某个遥远的事件或冲击的发生概率比另一个事件更高(除非你喜欢自我欺骗),但你能很有信心地说,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某一个物体或结构比另一个物体或结构更脆弱。
5.脆弱推手
脆弱推手属于那些通常西装革履,甚至周五也会如此穿着的人;他们是听到你的笑话后依然冷若冰霜的人;而且由于常常坐在桌前办公,或乘坐飞机、研读报纸,年纪轻轻就会颈椎患疾。
脆弱推手往往陷入苏联–哈佛派谬见,即(不科学地)高估科学知识的能量。
脆弱推手(医疗、经济、社会规划者)会促使你卷入政策和行动等各类人为的事情之中,这些事情带给你的利益虽小但是看得到,而副作用可能十分严重却看不到。
作者揭露脆弱推手依据以下两条伦理原则:
1.如果你看到欺诈而不揭露欺诈,那么你就是同谋。
2.消除僵化。
四、为什么定投践⾏群可以很⼤程度提升你的反脆弱性?
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不仅可以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也就是说,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定投践行群的价值观是: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加入践行群的我们,都是正走在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的路上。
一般的投资社群一定会给大家教各种投资方法以及所谓的投资技巧,而在BOX定投践行群里,笑来老师更重视的是心理建设,他多次强调逻辑很重要,提升场外赚钱能力很重要,让我们把宝贵的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健身,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帮朋友、陪家人可以让我们获得良好的社会关系,让我们做事更有动力。
而这些能力都是我们应对不可知的未来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及动力来源。如果我们也和其他投资社群一样,每天只是关注短期价格波动,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输给了周期,而留给自己的,只有无限的悔恨。
所以,定投践行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反脆弱性,加入践行群的每一位战友都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感恩笑来老师的大爱,感恩遇见各位优秀的战友。
五、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那些试图帮助我们的人往往会对我们造成最大的伤害。
我的思考:
这一点,作者在前言里也提到,“这是现代化的悲剧,正如极为焦虑、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那些试图帮助我们的人往往会对我们造成最大的伤害。”
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有时候,父母的爱会让孩子觉得透不过气,会觉得压抑。
父母过度保护子女至少会导致以下两个严重的后果:
1.在生活上,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经常听到父母说,我家孩子除了学习,我们什么都不让他干,只为了让他能考个好大学。
这样持续做下去的结果,一方面,孩子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在很多新闻里也可以看到,上了大学的孩子还把脏衣服周末带回家让父母洗。
另一方面,对于家长的辛苦,孩子无法感同身受,只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当他们走入社会,与他人相处时,会缺乏同理心。
2.在思想上,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走弯路,许多事情都会替孩子做主,小到出门穿什么衣服,大到高考报什么志愿,该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等。
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可能刚开始会有抵触,但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父母替他们做的选择显示出了一些优越性以后,他们也就懒得思考了。
一方面,他们会觉得自己没经验,没有父母想的周到;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比较强势,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想的办法反正也不会被采纳,于是,就真得不愿意思考了,再后来,可能就真得不会思考了,这会让孩子变得极度脆弱,这才是最可怕的。
作为父母,如果真正爱孩子,一定还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离开父母以后,是不是有能力活得幸福?因为父母是没有办法陪伴孩子一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