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熊逸老师讲了一个很经典的将相不和的事迹。齐国的相邹忌与将田忌都是齐王手下的能臣。田忌和齐王同姓,属于同宗的,又算内臣。而邹忌完全凭借能力上位属于外臣。邹忌一直想压田忌一筹。
适逢魏国攻打韩国,齐国前去帮忙。主将就是田忌,他带了军师孙膑,打出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战役——马陵之战。孙膑设计把魏国大将庞涓骗入埋伏圈,让他自杀而亡,打得魏国一败涂地。
战打完了,田忌收拾人马准备打道回府。家里的邹忌可急坏了,自己的职场竞争对手立了大功,无益于折损他的气焰。可是邹忌转念一想,这田忌立的是军功,心中就有法子了。
他派人假装成田忌的手下去闹市里找人占卜,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这招可够损。找人去算命,说我家大将打战这么厉害,想做大事了,怎么样?
于是占卜的和求卜的立马被逮捕。按理说谁造反会这么明目张胆,这样拙劣的陷害,却让齐王不得不防备。因为毕竟田忌和自己同宗,又这么厉害,现在军队在手,他不得不防。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人被抓了,齐王要怎么办。亲自审理查明?就算最后还田忌清白了,那么田忌知道齐王已经不相信他了,两人必然产生隔阂。可是不审吧,又担心确有此事。齐王该怎么办最好呢?
熊老师在这里讲了庄子的经典命题“虚舟”。他说你在河中划着船,看到对面飘来另一艘小船,不过上面没人,随波逐流即将撞上你的船,但是你不会责怪那个船。而如果船上坐了个人,你就会让他赶紧避开,如果他不听,你还要骂他。
庄子以此得出结论,人生在世,就要以空船的姿态处理人际关系,就算威胁到别人,别人也不会怪你。那么最典型的人间虚舟,其实就是公事公办的政府职员。有人犯下恶行,上了法院被判刑,犯人会伏法。当他被关进监狱时,他不会怪办案人员把他送进去,而是明白自己犯了错就要接受明文规定的惩罚。
所谓程序正义,就是尽量减少人在其中的作用,一切都有明文规定,有流程,一旦谁触碰了其中一条,按照上述办法处理就行。或者说如果不符合程序上的某一步,那么就不能推导至下一步。就好比大家都认为张三杀人了,人们群情激愤,必须马上把张三处决了。
这符合人内心的期许,但是期许要通过程序正义。一样要搜集证据,要给张三请辩护律师,以防人群被假象欺骗。如果张三是被高明的罪犯陷害的呢?你没有按照程序审理他,那么就属于判决人的错误。但是如果你一步步按照程序来办理,依然错怪了张三,那么是程序的问题,我们要修改程序。
就好像我们现在用手机上的软件,事实上看不到软件后的程序员、运营、销售等。当程序出现故障时,有些人会去责骂这个软件,好像这个软件是假想的人,他做错了事。而有些人知道它出bug了,只是等待后台修复即可。
有时候自己不容易“虚舟”,也不容易去把外界看作没人操纵的“虚舟”,我们总想找到那个罪魁祸首,通过键盘发泄了情绪,却并没有改变什么。不如改变那个“虚舟”,完善注定要滞后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