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部分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1.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解读: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讨厌自己吗?为什么会讨厌自己?我讨厌自己没有毅力,没有原则,没有钱,没有自信。。。。。。这样的情形是因为惧怕人际关系才这样的吗?
行动:列出所有的烦恼,看看它们是怎么和自己联系起来的。
2.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解释”。(或者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解释)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直自卑感。
解读: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所以你的自卑感都是来自于判断,改变判断,就能消除自卑感。
行动:罗列自己的自卑,看看如何形成不同的判断。
3. 他们什么都不做就判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实现——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
解读:缺乏勇气就什么都做不了,也做不成。前进需要勇气,改变也需要勇气,赚钱更需要勇气!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也需要大把的勇气,如何获得勇气?
4. 关键语句:自卑情结。“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行动:罗列自己的这些情况
a. 因为有不合适的伴侣,所以婚姻不幸福吧
b. 因为自己有不合适的性格,所以没赚到钱吧
c. 因为有讨厌的领导,所以工作干的不好吧
d. 因为有xxxx,所以没有去做运动吧
5.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解读:大力宣扬资产是权利者的人,显示自己是特别的存在,比如名牌服饰,宣扬优越情结。
行动:留意那些夸耀自己的人,不管是权势还是不幸;留意自己在跟别人吹嘘什么。
6.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行动:每天写的日记就多一句话:比昨天的自己强在哪里?把“理想化的自己”标准降低一些。
7.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竞争,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解读:竞争还是和别人比较,而比较最终会是失败的,这世界总有人比你强。
8.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人在人际关系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解读:坚持我是正确的,就是在证明我有权力,而自己错了也仅是这一点错了而已,又不代表自己失败。不陷于权力之争,不代表把权力送给对方。
9. 假设你讨厌A这个人,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而这个目的就是: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这是人生谎言。
解读:讨厌别人,是因为有想要回避的人生课题:即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
行动:罗列出你讨厌的人,分析自己在回避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