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上班通勤时间读完了《Ted Talks 演讲的力量》这本书:

其实,演讲和写作和做视频号有着很多联系和共通之处,
介绍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几个重点,希望能够给喜欢演讲、写作、做视频号的你一些启发。
# 一、给予,而非索取
做一件事之前,要思考一个重要原则——”不做什么“。
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第三章里就讲到了演讲的陷阱,要知道你不要做哪些演讲:
第一是使用推销策略的演讲;
第二是没有目的的漫谈式演讲;
第三是只关注叙说自己的公司或产品的演讲
这里与第一点推销式有所不同的是,指那些真心觉得自己做的事业和产品是伟大的而去真心介绍的演讲,很遗憾,很多观众可能对其不感兴趣;
第四是表演。
作者在第一点”避免推销式演讲“里讲到
> 分享和推销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不尽相同,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是:给予,而非索取。
作者提议,你应该做一个慷慨的给予者。
在2020年下半年我开始日更视频号的前三个月,我一直纠结,我要不要给我销售的标的打广告。
其实,那时候就是对这个问题没有思考清楚。
后来第四、五个月的时候,我零星地做了几期视频推销我的销售标的,但是内心对其会产生的结果十分不确定。
一方面,你会被告知,要大胆地推销你认可的东西,让他人知道你在做销售;另一方面,你会出于本能,“不好意思”打广告。
结合这本书里的内容,再加上我对李笑来老师的观察,我认为:
**大的影响力的积累来自于长期的慷慨的给予。**
在演讲、写作、做视频号上,“慷慨的给予”意味着给大家分享真正对大家有用的知识或技能。
李笑来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长期写真正对人有用的内容。
在写作、做视频号和发朋友圈时,多想一步,**先思考一下我这个动作是给予还是索取,再去做。**
是为了推销什么,还是想真正的对大家有用、有所帮助?
我个人的思考仅供参考:
- 1、一定要避免一定是“索取”的动作——比如私信发广告。
- 2、在没有“给予”积累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做索取的动作,可能会制造“负影响力”;
- 3、像经营情感账户一样去经营影响力(人际关系同理),多存少取,才能长久。
# 二、最重要的是什么?
作者写到:
> 在公共演讲中,唯一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自信,不是舞台展示,也不是流利的语言,而是有价值的思想。
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在关于“写作”的加餐文章里,写到,
你要分享的时候,你有种“你不得不、你必须分享”的感觉,那就对了。
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他的说法,当时在写作上没有积累,确实没法理解。
现在,我知道,那“有价值的思想”,必然是通过长期的读书输入、思考处理以及写作或演讲输出萃取出来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有价值的思想可以分享,那么**开始积累**吧,
不论是用输入积攒输出的方式,还是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都可以。
> 现在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寻找一些真正吸引你并促使你想要继续挖掘的东西,几年之后请你再次拿起这本书。
# 三、勇敢地做你自己
> 我们很容易掉进如何演讲的陷阱,而忘了更重要的是用你自己最真实的方式发表演讲。
>
> ……一旦找到一种适合你自己的展示方式,就不要有太多顾虑,不要试图成为别人,而要聚焦于你的思想和你对它的激情……不要害怕成为优秀的自己。
我们过多陷入羡慕他人的境地里,不论什么时候,我都要提醒自己,做我自己。
在做视频号和直播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
正如书中所说,不要试图成为第二个XXX,而要成为第一个你自己。
我想说,**持续写作,让我走在一条成为独一无二的我自己的路上。**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精彩的点,尤其是故事特别棒,
这是作者接手Ted十几年亲身实践的结晶,讲得都是真实经历的故事。
不管你是写作、演讲还是做视频号、直播,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很多,十分推荐。
---
关于我:
姓名:蒋小博
标签:定投人生课堂120班班委 长期写作者 定居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