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W1H
#### 文章论述的核心是什么?
定投策略无需改良。
####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1. 基于价格下跌的买入行为,是基于滞后判断。
1. 对统计概率知识把握理解不全面,不深刻。
1. 类似于“最好在周一投资而不是周日投资”的改良策略如有效,当大多数人执行这一策略时,也会使之无效。
1. 相比于长期持有带来的巨大收益,这时所谓的改良就是鸡毛蒜皮。
#### 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逻辑线路
1、首先阐明定投践行群成员的思考与行为与外界相反,越跌越开心,因为可以拿到更多的便宜筹码。
原因是了解到了定投策略的本质
> “定投者未来的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于漫长的熊市
2、用图表显示的新增购买量来说明几点现象:
- 价格“大幅度”下跌,伴随新增购买量的大幅度提升
- 每次价格下跌时购买量大增的时间段都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滞后
- 即便课堂中说明了“定投策略无需改良”,依然会有人认为下跌买是好事。
针对这些出现的现象分析原因:
- 根据价格变化而做出的决策,基于滞后判断。
- 更重要的被忽略的事实是,下跌之后的走势一样还是独立事件,不受到之前数据影响
而实际的情况是,因为某时段下跌而买入的人,在未来会发现,自己的成本实际上是被自己的行为提高了。
提出重点
> 要对统计概率知识的深刻把握,是最影响投资者决策正确性的。
3、不了解统计概率知识的人,会做出怎样的事情。
- 统计过去每周不同的周期定投,会对定投的结果有什么差距,从而得出在每周几定投是最佳选择。
- 巴菲特关于抛硬币的故事,人们不相信小概率事件和自己的行动无关。
4、统计过去的发生频率从而获得最大收益的行为不能奏效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所有人都执行这一策略,这一策略,最终会失效。
5、最终回到投资的核心——长期持有。
定投策略即是谨慎选择+分批买入+长期持有。
借格雷厄姆名言,明确长期持有才是投资最重要的核心。
> 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它是称重机。
#### 对我有什么启发
自己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关注价格,跌了就加大买入量,即便是看过书、听过课,依然在价格下跌的时候,会想要加大买入量。在学习了逻辑课之后,我觉得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损失厌恶的一种表现,害怕自己不买就上涨,导致原本可以拿到的收益却因为没有买而亏损了。
而一旦买入,这时其实就面临两种情况
1. 买入了,价格上涨了
1. 买入了,价格下跌了
面对1的情况,就会沾沾自喜,觉得这一把操作赚了多少多少币。面对2的情况是,以后肯定会涨上来的,这么买就相当于降低了我的持仓成本也不错。反正怎么看都是自己对。
然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让人变成了
> 只盯着眼前的人
这样的行动,事实上喂养了自己的杏仁核,让自己逐渐丢掉了高瞻远瞩的能力。
#### 我在做什么,或有什么计划
这一小段时间以来,BOX的价格突破新高,虽然是好事,却带来了不好的一面,注意力出现了严重的耗散。
接踵而来的事情是:
- 看盘时间、频率明显增加
- 本就睡眠不足的奶爸,越发的睡眠不足
- 睡眠不足导致了饥饿感增加,这一周进食明显增加
- 饮食管理程度下降,导致了科学减肥实践的停滞
虽然明确的知道,定投日没有到,资深践谍群理财日没有到,却时常翻看各种群聊,翻看价格走势。心里想着如果这时有钱能买入就好了,正好是牛市起步。
这一章节让我冷静下来,明确纪律,聚焦在长期行为上。
接下来
- 按部就班定投,理财
- 学习比特币相关知识,转化位写作素材、销售介绍。
- 持续科学减重模块化操作
- 写作模块化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