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划词性】


3【逻辑关系】





【文章讲了什么】大势所趋的早期都必然经历泡沫。这对于定投者来说意味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又要如何避开陷阱?
【作者如何展开的】
第一、引入三个代表泡沫:郁金香,互联网,人工智能
第二、具体分析担忧人工智能泡沫的原因
1.表面原因:
> 行业近期出现了大量的丑闻,
> 人工智能甚至被用来做恶
2.分析了底层原因:
> 人工智能行业看起来太火爆,创业企业融资总额太高,估值方法太含混,落地应用频繁出问题,这些都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不久前经历过的互联网泡沫
第三、归根结底是担忧泡沫破裂会怎么样,得出对定投者总是好事的结论
1 提出泡沫破裂的具体例证:标准普尔指数历史价格走势图中,两个标记
* 第一个标记,2000年互联网泡沫
> 2000-2003年大量互联网公司破产解散
> 2019年(写作当下),互联网发展到所有人的世界,而仅在中国,具体到微信,用户已 经达到70%
* 第二个标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最终通过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大势么,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全然展现
2. 定投者的分析
* 2000年,“喝着泡沫”入场
* 2015年,最终“变成”了“低价”
得出结论:低买高卖的秘诀,买入很久很久之后再卖
3.人工智能泡沫破裂不知对其他人时好时坏,但是对定投者来说,总是好事,弄不好,恰恰是定投者入场的最佳时机
第四、一切的大势所趋在早期都必然经历泡沫。
1.例证:三个代表的郁金香,互联网。
* 郁金香破裂,因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 互联网没有破裂,因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2.早期都必然经历泡沫的原因
* 最佳解释:变革曲线
* 具体例证:交易市场
* 得出结论:(结论和例证相互对应)
> 所以,与很多人以为的恰恰相反,事实上,哪里有泡沫,哪里就可能有机会 —— 至于是否真的有机会,要看那个产生泡沫的事物有没有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长。如果没有,那就是单纯的泡沫;如果有,那么,那就是机会 —— 并且,按照惯例,后面可能还会有若干次泡沫,直至价值终于全然展现。
第五、大势所趋的最终确立标志——皆难否
1.举例:通过分析比特币2019年泡沫破裂的和以往的不同,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人都无法否认区块链的价值,而不是大多人是否都接受。
2.得出最终结论:
> “皆难否” 是一个趋势已然确立的重要标志。理解不理解并不重要,接受不接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部都无法否认,那么,这个趋势已然 “基本上挤干了泡沫” —— 这是定投者最佳入场时机的最佳判断依据
第六、需要注意的陷阱
1.绝大多数新手的心理
> 我要是那么早就选对就好了……
> 我也要找到一个投资标的而后早期进入然后同样获得成功!
2.通过问题剖析自己
3.即将掉入陷阱的人所不了解的细节
> 比如,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 “大势” 实际上少之又少,正所谓凤毛麟角;
> 再比如,若是真有下一个大势真正浮现,那也应该是很多年以后而不是现在或者最近;
> 更为关键的是:对一个已经被确认的大势来说,它自身的发展以及它的影响发挥,会持续很久很久;
> 不仅很久很久,并且越往后越猛烈,事实上,这一个比下一个更为现实。
第七、一生若是能够抓住一个大势,那已经是天大的幸运。
【作者讲的对吗】
讲的很正确。都是通过典型的例证,包含数据映入,和正确的理论分析支撑。得出最终的结论。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真正的了解了什么是泡沫。变革曲线在人心理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不论再何种境地都要问审视自己,此时是发疯,还是发奋?
写作方面:收集典型例证,根据科学理论依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再次说明了,逻辑差的人啥都干不好
【你计划怎么做,或已经在践行了哪些事情?】
继续坚持使用思维导图分析《定投改变命运》。找出其中并列、递进、转折的关系。
这种框架结构,更加能够清晰明确的展示文章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