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叫“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曾经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我相信只有自己亲自走过的弯路,才真正能体会个中滋味,才会真正吸取教训。
但在学习了逻辑课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句话,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深信的这句话其实并不正确。亡羊补牢真的为时未晚吗?并不是,因为损失了一只羊。更加因为,如果早一点发现了羊圈的这个窟窿,早一点去修补,那么就不会损失这头羊了。
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其实很多的“弯路”和“经验”根本不需要自己去亲身经历就能够体会。很多事情,为什么明明知道是错误的,明明可以提前去预防,还非要等到羊死了才去做呢?一个有正确逻辑,会独立思考的人,可以提前发现很多问题,避免自己走进弯路。
就比如十一长假跟老公的姐姐聊天,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外甥今年刚好16岁,正值叛逆期,跟父母压根就不沟通,姐姐也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沟通。所以她说非常后悔,因为自己以前只顾着工作很少陪孩子,就算有空也是忙着自己休闲娱乐,错过了孩子最黏妈妈的时期。如今自己想陪孩子,孩子却嫌弃她,只愿意自己一个人呆着。
为什么非要等到亲子关系出问题了,才知道陪伴的重要呢?为什么非要等到生病了,才明白养身的重要呢?为什么非要等到债务缠身,才明白理财的重要呢?为什么非要等到亲人离世,才后悔没有表达自己的爱呢?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只羊”,而是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失去了就无法再弥补了,例如健康、例如感情、例如生命。
为什么人总要在失去以后才悔恨当初没有珍惜,总要在痛过以后才知道悔悟呢?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侥幸心理**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和看到很多身边人的故事,某对曾经恩爱的夫妻离婚了,某某才50岁不到就突发心脏病离世了,隔壁小区有个孩子因学业压力跳楼自杀了……这些故事或者说是新闻,我们听过、看过,只拿来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很少去反思自己,即便有些人联想到了自己身上,但依然不会改变。因为绝大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每年的夏天,我们总能看到有人溺水身亡的新闻。每一年我们都能看到孩子被遗忘在校车里,不幸失去生命的报道。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总是很心痛,为什么人们不能再谨慎一点,仔细一点呢?哪怕只是多看一眼,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侥幸心理让我们麻痹大意,疏忽了很多的细节,但很多时候却可能换来惨痛的代价。
**二、懒惰和享乐主义**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人类的惰性就是让我们喜欢舒服和享乐。香甜美味的奶茶和蛋糕当然比清汤寡油的蔬菜沙拉诱惑大。冬天的早上,暖暖的被窝这么舒服,为什么要起床运动?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亲密关系非常重要。但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回家只想好好休息,哪有功夫和耐心去陪孩子读绘本?面对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哪有闲情逸致跟另一半好好沟通?懒惰和享乐主义让我们选择了即时满足,殊不知真正重要的东西,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学习逻辑课之前我从不知道逻辑有多么重要,但学了逻辑课之后才明白,没有逻辑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一开始学习逻辑课,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什么不同,甚至在听课的时候还常常觉得混乱,因为有很多的知识点还没有消化。
但坚持学习逻辑的这三个月里,我常常觉得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突然能够联系到课程中的知识点,突然能够想到之前的自己完全想不到的角度。我想这就是学习逻辑带给我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学习逻辑课,让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羊圈上的小窟窿,及时修补,及时处理,避免亡羊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