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心流
心流,就是沉浸在一件事中忘我的感觉,也可以叫「沉浸」或「忘我」。
在心流中,你的注意力极度专注,时间过得飞快。
这种感觉你肯定经历过。
比如刷抖音。很多人一刷可以刷一下午,比如我……记得有一天下午,我竟一口气刷了3个小时,完全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比如打游戏。有的人玩游戏可以玩一天而浑然不觉,那种沉浸感令人快乐。(负面说法就叫「沉迷」……)
比如运动。运动很容易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比如跑步、乒乓球、篮球……
虽然很多活动都能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但我们也能意识到,**不是所有心流状态都有长期价值**。
刷短视频、刷微博、刷朋友圈,都容易让人陷入心流状态,但是这些行为并没有什么长期价值,它们只是通过短期密集的高强度刺激使我们「根本停不下来」。
读书、运动、写作,也很容易进入心流,但相比上面提到的行为,它们更具长期价值,因为它们有**积累效应**。
- 有**长期价值**的心流
- 有_短期价值_的心流
理性的我们知道,应该更多地花时间在前者上。
> 不是所有的心流都是好心流。不是所有的心流都有长期价值。
### 心流的三个条件
那么,为什么这些活动能让我们进入心流?
这涉及到心流的三个条件:
- **目标明确**
- **挑战适当**
- **反馈即时**
> 「目标」、「挑战」和「反馈」。
你要有目标。反过来说,_你不能没有目标_。没有目标,就是「迷茫」,迷茫带来痛苦和焦虑。没有目标,不仅无法获得心流,甚至无法获得幸福。
> 读书,要带着问题读;写作,要主题明确;健身,要明白是想增肌还是减脂……
你要面对挑战。反过来说,_你不能逃避挑战_。你要成长。逃避挑战的人无法获得心流,无法获得心流的人无法获得幸福。换句话说,成长才能带来幸福。
你要有即时反馈。反过来说,_你不能闭门造车_。若是你无法得到反馈,你就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就可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说,试错是进步的唯一方法。试错,就是获得反馈。
### 乐趣在于「怎么做」
如果我们能在任何活动中设定这三个条件,都可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比如打乒乓球。
乒乓球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球打到对面桌上。我也很容易通过反馈判断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落在桌上。当我的对手和我旗鼓相当,甚至比我水平稍微高一些时,也就是挑战适当时,我就会陷入心流——打乒乓球几十分钟而不觉得累。
棋逢对手是让人幸福的事,因为容易进入心流。
比如走路。
我最近一直在练习让走路进入心流状态。设定一个目标——走路时收腹or只在盲道上走or走路时不看手机;这些目标都有一定的挑战性,也就是说不会过于容易或困难;这样也很容易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
于是在从住处走到公司的路上,我会感觉很有乐趣,越是长时间专注,乐趣越多。
「**自得其乐**」,是很重要的能力。心流的这三个条件,能让我们在任何事上发现乐趣。
> 乐趣,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
只要你有**明确的目标**,能收获**即时的反馈**,并且这个目标对你有**难度适当的挑战**,你就可能在任何一件事上发现乐趣。
### 更大的心流
这些都是比较微观的行为,更进一步,在更为抽象宏观的事情上,我们也可以陷入心流,比如寻找人生意义、确定人生使命。
唐僧有一个目标——西天取经;取经路上,他遇到了八十一个挑战;一路西行,他知道自己在一步步靠近目标……
鲁迅有一个目标——唤醒国人;他弃医从文,期间遇到无数挑战,被迫颠沛流离;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的文字,睁开了沉睡的双眼……
你有一个目标,你为了实现目标而直面各种挑战,最后通过各种反馈发现,自己越来越靠近目标……
那个目标往往被称作「人生使命」,那些实现了人生使命的人往往觉得生活过得很有意义,充满幸福感。
>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作的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就是人生的大心流,佛家说这叫「功德圆满」,我们说这叫「不虚此生」。
愿我们都有愿意追寻一生的目标,都能直面挑战,在试错中获得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心流。
> 让生活充满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