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沟通”的重要性,所以无时无刻不在沟通;沟通,究竟是为了什么?
其实,沟通,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将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他人,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操作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将自己要传达的信息提炼整理;**
**其次,我们要将自己提炼整理过后的信息翻译成可以表达出来的状态,比如文字、语言亦或是行为;**
**再次,我们要准确无误的将自己的信息通过对应的方式表达出来;**
**最后,接收方还要按照上述的步骤反过来接收、翻译、理解我们表达的信息。**
请你再仔细认真的看一下上面的步骤,你每次与他人沟通时,有没有完全的按照这个流程来操作?如果没有,你能否确定他人获得的信息是否是你想要传达给他的?
其实,沟通,仅仅用嘴说,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肢体语言也是沟通方式的一种:
>“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
而我今天要说的沟通方式是:**花时间投入行动**
以前我会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说服别人来接收我要表达的信息,让他们去做我希望他们做的事,但效果并不好;别人要么干脆油盐不进,甚至不仅自己不做还会阻止我继续做事;要么他们会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事,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打退堂鼓;无论怎样,我都将自己本该用于做事的时间和精力来“求”他人做事,很显然,这是一种浪费。
当我看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我不再对他人多费口舌,**无论你做不做,我先做,低调的做,一直做,把用在说服别人、与别人吵架、跟别人生气的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一直做到我不用说,别人却默认的地步。**
其实,工作中也是如此,我承认沟通的重要性,但是在沟通之前,我们也做好自己该做的,自然而然就降低了“先沟通再做事”的沟通成本:
比如,我们要做个活动,跑去跟领导汇报,要政策要支持,但是,方案没有、预算不清、目标不明;领导肯定没办法评估活动投入的产出,怎么能拍板呢?领导会认为你纸上谈兵,你会认为领导不支持工作,然后你就跟领导杠上了,本来是一件大家齐心合力可以做好的项目却因为所谓的“沟通不畅”不仅没有做成,甚至还影响到了你的职业生涯;现在,你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你把活动目标明确,计算出投入预算,制定好具体活动方案,做什么、怎么做、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一目了然;如果你是领导,看到下属交来这样的活动申请,这,还需要沟通吗?
**当你真正在做某件事之后,很多沟通问题就已经不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