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学习刘润5分钟商学院的第一百二十课,《反求诸己》第十五节课

以前,我经常被员工的问题激的火冒三丈,按照他们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方式非A则B,我也被带入了死胡同,在零和博弈的决策中痛苦挣扎,越陷越深。
当然,作为下属的我去找老板的时候,老板总是能跳开我的问题之外去解决问题,找到A与B这两个独木桥之间的康庄大道;**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我们每天都在诸多的因素中找到通往目标的道路,在这条路上,诱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猛,我们不得不谨慎的迈出每一步,以至于,每一步都要坚定无比。
很多人会说,我又不是CEO,我也当不了CEO,这些什么决策什么管理与我无关;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今年有一次其他的同事在吐槽领导之前决策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_这些吐槽都是滞后判断,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会增加大家对领导以后决策的认可和执行力。_**
了解管理的艺术,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必修课,也是员工的必修课。
这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我思考了很久:**
首先断然的打消自己也想吐槽的冲动,因为我们自己都经历过被别人“马后炮”的失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就不要也去吐槽别人;
其次,既然吐槽没有意义,那么什么有意义呢?回顾老板每次决策时候当时的实际情况,了解老板做决策时的方式,这有很大的意义,那就是学会以老板的方式去思考;
再次,在逐渐学会用老板的方式去思考之后,就可以运用在眼前的问题中,试着以老板的方式(即高于原先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断的让自己贴近比自己高的管理层面;
最后,在我们熟悉以管理者的方式去解决眼前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眼光逐渐放远,试着站在老板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思考问题,你就会看到以前的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我明白的道理是**:在我看不到全局的情况下,老板当时的决策都是符合当时情况的最优选择,如果结果不好,那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所有的滞后判断并不能改变现状和未来**。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面对比过去的问题更严峻的问题,一直纠结于过去的问题,并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未来更困难的问题;所以,努力的平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管理者自我修养的起步。
---
现在的我,面对员工提来的问题,第一反应是充分的了解情况,不妄下结论;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平稳很重要,因为我们最容易被他人影响的就是自己的情绪,而影响我们思考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情绪。
**_权衡各方的利益,的确是一个没有终点的修行,各种表象在我们的面前犹如“乱花渐入迷人眼”,唯有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才能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找到平衡之道;这就是一个管理者的孤独。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