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2日
昨天我在原来的21个人字拖钱包里领完了第二周奥德赛的NFT,这意味着我之前第二周的奥德赛任务算是完成了;又顺手做了第三周的奥德赛,不过整体swap任务交互的金额比较小,操作都还算是顺利,所以静等第三周结果吧。
这样一来,我也算是做了一轮starknet的交互,因为之前做交互的时候,没有把人字拖钱包里的eth转回小狐狸再转回统一的交易所地址,所以有关starknet和人字拖活动的交互没有形成资金回流闭环,理论上也不会被判女巫。至少这次第二周奥德赛能拿到NFT也算是一个小结果。
遵循“只入不出”的原则,就可以降低被判女巫的可能性。所以,我今天开始重新做layerzero和zkSync的交互,一个浏览器里重新匹配新的小狐狸钱包,对应新的L2地址,重复做之前总结的交互流程,在一个浏览器里做完所有的基本交互,再换下一个浏览器,而且在L2地址里留存做交互剩余的eth,不再转出去。
我刚刚做完第一个浏览器的里所有的基本交互,做的比较慢,重新又梳理了一遍这两个项目的基本交互流程,之前我想着一天做3~5个浏览器,把操作世界跨度拉大,这样尽可能的做到操作时间隔离。今天再做几个也是可以的。
这两天我白天上课,晚上操作的不多,俊鹏周末休息倒没闲着,线下见了几个大佬,晚上还听了有关zkSync自动化交互的分享,对于机器人自动化交互,我一开始还没有迷恋——一方面源于对机器人自动化操作效率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源于对机器人自动化操作安全的无知。还记得我之前在日记里提到过想找自动交易机器人、自动打新机器人、自动交互机器人,这种高效率的批量操作程序自然是能获得丰厚利润的,但是真正靠这个挣钱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们大概算了一笔账,目前找到的交互机器人成本不低,安全性未知,当我们把一切都想象的美好时,自然就忽略了摆在面前的风险。但现在的我并不迷恋机器人了,甚至持有谨慎态度,这样的转变只因为我已经开始踏踏实实的手动交互,而且对自己的操作有了一些确定的认识——这种此消彼长的认知转变让我更倾向于自己的操作而不是依赖目前不熟悉的程度操作。
毕竟这三大项目的交互时间还长,至少要到明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选择确定性高的操作也是增加成功率的方式。就算之后我们选择用机器人增加投入,也是建立在自己手动交互精品号稳定的基础上做一些基础交互的增量安排,而且对自己增加的投入抱有归零结果的心理准备。
基础交互做完一轮之后,大额资金的交互就要放入日程中,这样的交互有一定的资金以及沉没成本风险,万一操作的过程中资金丢失?万一所有的操作没算上快照?我们还需要更严谨的规划,在基础交互的过程中熟练操作熟悉流程,俊鹏说我们已经度过了什么都不懂的第一阶段,我也认同,我们不再恐慌,而是不断的钻研如何增加成功概率,这就是一起做事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