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和Liuda老师学习《人人都要学逻辑》。
今天学习第5课:你总是可以找到支持你的理由,然后呢?

**1.三观撕逼的三大话题**
今天在公众号无意间看到《三观撕逼的时刻》这篇文章,感觉写得非常好,作者在文章中提到:
> 原来三观撕逼的三大话题是:中医、狗肉和转基因。
>
> 现在三大话题改成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疫情清零还是躺平、骂国足到底要不要有底线。
因为是公共话题,所以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处处可见旗帜鲜明的表态。
在这里,我并不想具体讨论哪一种观点更正确,因为不管你支持哪一种观点,都会找到相当数量的、和你观点一致的人。
他们都可以提供很多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Liuda老师在今天的课程里告诉我们:
> 证实偏见是指人们有一种倾向:会搜寻、解读、回忆自己之前的信念和假设的信息。
通俗地来说,如果你想证明自己,你总是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信息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进一步强化你原有的观点。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我们买了一样东西,拥有了它之后,我们就会搜索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买的东西非常好。
这就是典型的证实偏见,**我们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证据。**

**2.学会用长期的维度来思考**
既然我们总是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证据和理由,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判断呢?
Liuda老师告诉我们:
> 你应该问的问题是:究竟持哪种观点,对你的长期成长更有利呢?
对于这样的提问,其实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育儿方面,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简单地采取强硬的方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
表面上看起来,问题是解决了,而且,相信家长也一定可以找到支持自己这样做的理由。
然而,我们知道,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只是冰山上的一角,真正的问题隐藏在冰山的下面。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
**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利于保持长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我们的目的是和孩子建立长期、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不是通过家长的权威简单、粗暴地管教孩子来维护家长的尊严。
难道你只想赢得辩论,而不是真正的赢吗?
张旎老师说过:
> 只有当我们和孩子有良好的关系时,我们才有可能去了解他、帮助他,才能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记住: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学会用长期的维度来思考,这样一定会让我们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3.能改变自身主张的人是最大的赢家**
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中,证实偏见有很大的威力和危害,而且,我们常常不自知。
找到支持我们观点的理由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要想清楚,找到理由之后,我们要怎么办呢?
是要继续强化原有的观点吗?
当然不是,**我们要学会在不同观点中找到那个对我们长期成长更有利的观点,进而去践行。**
我们需要开放的心态,正如瑞·达利欧所说:
**那些能改变自身主张的人是最大的赢家,因为他们有所获益。**
而那些顽固不化、拒绝事实的人会是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