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章讲了什么?】
- **基于长期视角**的情况下,趋势投资优于价值投资。
- 因为定投策略采用者是基于长期视角的,所以投资标的是否可以**长期持续增长**是最重要的筛选标准。
### 2.【作者是如何讲的?】
**作者分别提出了三个层层深入的观点,然后分别举了三个例子来解释他的观点:**
**1.基于不同的视角(长期或短期)看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会有不同的理解。**
举例:
> 大多数被牛市吸引入市的趋势投资者其实是基于短期视角的趋势投资者,被套牢后他们会被迫成为价值投资者,下一轮牛市到来后又会再次变为基于短期视角的趋势投资者。
总结:投资者面临的窘境,往往只是因为投资时出发视角(长期或短期)不同。
**2.从长期视角出发,趋势投资优于价值投资。**
举例:
> 沃伦巴菲特根据价值投资理论(找到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投资标的,然后在投资标的价格高于你以为的价值的时候卖出),在1966年和1995年,两次在回头看来是错误的时刻,卖出了他手上持有的迪士尼股票。
总结:价值投资要求人们时刻关注当下价格,同时还要思考未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沃伦巴菲特才会连续两次错过同一公司的股票。而且经过很长时间之后回头看,**基于长期视角的趋势投资**往往也优于价值投资。
**3.因为定投策略采用者是基于长期视角的趋势投资者,所以“长期持续成长”是他们选择标的时最重要的筛选标准,而且应该非常重视它**。
举例:
> 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亚马逊早期之所以选择把“卖书”作为起点,除了大家熟知的“刚需高频大市场”外,仅仅因为有了一个最重要的筛选标准:卖书几乎不用提供售后。
### 3.【讲得对吗?】
对的。作者的观点,可以在许多优质投资标的的长期价格走势图中得到印证。
### 4.【对我有什么启发?】
**所用的视角(长期或短期)不同,同样的事物会我会有不同的感受。**
过去我是“活在当下”的,每天生活里遇到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琐事总会让我很心烦,觉得这些事情永远也解决不完。但是当我把视角调整到长期,给自己树立了三年或五年计划之后,再遇到这些事情时,心态平和了不少。这大概是因为跟那个更远的目标相比,眼前的鸡毛蒜皮自然就显得渺小了吧。
**最重要的选择胜过更多的选择。**
比如今晚我打算在外面解决晚饭,通常的选项包括吃什么、到哪吃、跟谁吃等。有时候很难得出结果不是因为我不会选,而是因为这些选项其实都不是我最在乎的。今晚出去吃饭,其实我最在乎的是“要花掉我多少钱”。于是,我只需要在预算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地点等就好了。
### 5.【我计划怎么做?或者已经在践行什么了?】
我的计划:
- 面对任何事物或者选择的时候都要记得先问问自己:如果我变换长期或者短期视角,它分别是什么?它分别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已经在践行的:
- 定投BOX时努力让自己不受价格波动影响,能买了就买。因为基于长期视角出发,BOX现在的价格相较于两个大周期之后的价格,其实都是很便宜的。
- 当因为感觉到自己进步缓慢甚至没有进步而开始焦虑时,就从长期视角出发,告诉自己“只要现在每一天都尽量做对的事,再慢我也是在朝目标靠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