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参加了当地组织的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早晨6:45分出发比赛现场,8点发枪开跑,前面半程10.6公里配速是4:37,后面半程配速在5:25,最终完赛成绩1:46:01秒。
原本跑步在配速上应该是一个倒三角,越跑越快,而这次我跑成了正三角,到最后5公里完全是靠毅力跑下来的,最后五公里名,配速接近6:00,有一小段上坡我还走了一段,除此之外全程都在奔跑,特别前10公里仅用时46分钟。

通过这次半马,我有如下感悟:
1.由于平时要送娃读书还有上班的缘故,所以早晨大多都是跑的短距离5-7公里,偶尔周末会跑10公里,但半马平时跑得比较少,这次在跑半马时最后几公里,跑得非常的痛苦,全靠毅力支撑,跑完后腿部肌肉酸痛,甚至膝盖也有疼痛感,过程很辛苦,但跑完后内心还是很喜悦,还好第二天膝盖没感觉了,只是肌肉酸痛。
2.这次半马速度没有安排好,刚开始速度过快,后面体力不支,要学会分配体力。
跑完步吃饭时,有一个跑友年龄快50了,跑了3个月就参加半马比赛,虽然配速差了些,但心率在150左右,而我的平均心率177,比他的高了很多,跑步时他也显得更加轻松,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跑马方式,不求速度,求安全愉悦。
道德经“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勤”,用在跑马上也能理解,我们不能跑太快透支自己。
3.通过这次半马,我在想既然我没有争夺冠军的求胜之心,平日跑步主要是以慢跑对身体有益为目标,那么在下次赛事时我何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一个10公里或5公里的欢乐跑感受现场气氛即可,这也是我平常跑的距离,身体也容易接受。
让我想到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一切以目标无关的是都是鸡毛蒜皮”。
这也是我存在的一个问题,我总是天马行空的不按照自己的目标和节奏行事。这次半马比赛与自己的目标有关吗?我为何而做?答案我没思考过就去做了,突然发现后觉得若总凭感觉做事把精力消耗在与目标无关的事上,真会让自己身心疲惫。
最后,并不是说半马不好,这因人而异,这次多亏自己参加了这次半马,其实半马的好处很多,比如提升心肺功能,肌肉耐受力,磨练自己的毅力等,主要是因人而异,我们要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什么适合自己,不要随大流,这样我们才算真人,不空心。
以后,在做事时先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做这个事情有何意义?想清楚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