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042字,速读需要5分钟,日更100天计划之第26/100篇。
昨天是熱熱鬧鬧的聖誕節,做為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我,每年聖誕節都會在教堂里度過,今年出了些小插曲,我被我所在的教會除名了,原因是疫情期間我在朋友圈兒曬了一些研讀易經的感受。
基督教是完全排斥其他信仰的宗教,雖然在我看來,易經是科學,且和宗教完全不沾邊,但教會的牧師顯然對易經有些誤會,多次交流無果,最終我選擇了離開教會。因為,雖然我有基督徒的身份,但內心深處我是相信「萬法合一」的,尤其做為炎黃子,我对儒家思想无比热爱和敬仰。
所以,今年的圣诞节,我没有如往年一样去教会,但听着熟悉的圣诞歌曲,内心还是有些许感慨。因为做为基督徒的我,现在即使不去教会,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早已深入到我的骨髓里了,尤其是清教徒思想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清教徒的英文是purist,也就是纯粹/纯洁主义。清教徒认为:人生活当中会沾染很多不纯粹的东西,让我们把大量宝贵的精力和资源都用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是对生命的浪费,也不利于一个人完成他们所认为的上帝的使命和召唤,让他们顺利达到天国。
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清教国家,可以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6个清教徒不堪忍受宗教迫害,从英格兰逃到北美。他们秉承“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的信念,一到达美洲大陆,马上开始盖房子,和印第安人换粮食,所以冬天来临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死掉。而秉承其他信仰的人沉溺在美好的景物中,每天的生活就像在开party,冬天一来,很多人就冻死饿死了。
清教徒也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肯定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的这种宗教信念派生出了一个生活准则: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一定要追求纯洁/纯粹,去掉那些没有意义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换句话说,你的生活工作中如果充斥着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就是在犯罪和堕落。
这种文化上的强迫症,使清教徒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落到一个点上:价值/意义最大化。
我们都听过管理学上著名的铁锹实验,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人如果拿铁锹把一个东西放到另外一个地方——当铁锹里的物质重量是2.5磅的时候工作效率最高。太重,人很快会累,效率就会下降;太轻,频次很高但完成的任务很少。
可以想象,秉承了“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这样一种价值观的泰勒,在看到别人习以为常的工人劳动的场景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工作中哪些创造了价值,哪些没有创造价值或者没有充分创造价值——这样一种追求纯洁/纯粹的思维方式使他创立了科学管理。
《清教徒的礼物》这本书讲的就是清教徒的价值理念跟管理学之间的关系:现代管理学为什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诞生在美国?后来的福特生产方式为什么能造成那么大的竞争力,成为整个工业管理的一个基本范式?这些都和清教徒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
所谓“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就是提高我们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含金量,去掉水分和渣滓,这个观念可以说是管理学的第一性原理。没有它,后面管理学的其他规则、定律都推导不出来。
铁锹试验为现代科学管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的管理者,若能深刻体悟清教徒精神,即使没有读过管理学,也能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清教徒精神反应的正是道道地地的现代管理学第一性原理。
即使不是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若能够秉承“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的价值观,我们也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为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可以说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结果。当我们学会把注意力放在最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情上时,自然能够更加高效的生活和工作。
和大家分享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方法:
即:脑子里永远都只装3件事。
比如,我今天的3件事是写文章、看书、建立写作系统。
其他的还有洗衣服、取快递、清理衣橱等各种事情,就都先全部放到追踪系统(备忘录)里。
如果还有一些突发的情绪,比如突然想起某件尴尬的事,都统统丢进去。或者突发的事,比如某人发来的微信消息,你感觉不是一两分钟就能解决,也丢进去。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你的大脑里永远只会有3件最重要的事,不会东搞搞西搞搞。
所以,今天我们虽然不必如清教徒那么严苛,认为“生活工作中如果充斥着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就是在犯罪和堕落。”,但将清教徒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还是非常有建设和指导意义的,别忘了清教徒精神反应的是道道地地的管理学第一性原理。
“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提高我们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含金量,去掉水分和渣滓”,这种科学思想适用于企业管理,同样也适用于工作和生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