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娱乐圈里很多明星艺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外用的都不是自己的真名,而是艺名,比如,刘德华的原名叫刘福荣、舒淇的原名叫林立慧、王菲的原名叫夏琳……
这个真名和艺名的对比名单长得令人乍舌,大家估计也见怪不怪了,为了打响名号嘛,这也没啥可稀奇的,是吧?
不过,最近在读《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个类似的小八卦,却不是关于演艺圈人士的,而是关于民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冯玉祥的。
清朝末年,招兵买马施行的是募兵制,虽说是一种变了形的制度,但是去当兵的都是有编制的,定期发银子,还可以免除钱粮赋税,可谓是当时的“铁饭碗”!
好家伙,看见这种美差,大家还不个个挤破脑袋要进去嘛!
就像保定府的五营练军,执行的是“父子兵”制度。只有老子退伍了儿子才能去顶替,外面的人想进来,基本上门儿都没有!
当年的冯家少爷等了好几次,都没能补进去。
话说那天,营中出现了一个名额,外面人还不知道呢。
管带苗大人说:“这回补缺该轮到冯大老爷家的儿子了吧!”
部下问道:“冯大老爷的儿子叫啥啊?”
这问题问的,愣是把苗大人给问懵了,因为他也不知道叫啥名字。
部下说:“那我跑出去问问吧。”
苗大人害怕他出去走漏了风声,整不好名额又被别人占了,突然改口说:“不用问了,我想起来了。”
只见他随手写了三个字“冯 玉 祥”。
从此,冯将军就一直用这个名字了。
其实,他在家族里是“基”字辈,他的本名叫“冯基善”。
要说明星们用艺名吧,都是主动去改的名字,这可好,愣是被人安了个“假”名字,还用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