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善于做这件事,和不善于做这件事,在人生的效率和人生的体验感上,有着天壤之别的差异,这件事就是:鼓励。
今天打磨“鼓励”这个概念,在我第一次正确认识它后,我的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所谓的格局瞬间打开。现在把这个概念的理解分享于你,我会竭尽所能的组织每一句话,希望能对你有用。
对于鼓励的表面解释,每个人都没有歧义,就是向别人表示肯定和支持、传递正能量的意思。
鼓励的作用也很明显,如果你也曾被鼓励过的话,我相信你还记得那感觉,那感觉大致是:像是莫名获得了某种奇妙的温暖力量,能使整个人心情都变得更好,于是对世界充满着希望……甚至是,哪怕即便听得出别人是有一定的拍马屁的成份,也同样会产生这样的愉悦感。
然而,鼓励的对我们而言,真正的力量远远不止于此……
(在现实中,鼓励其实是如此的稀缺。以至于我在带你回忆这种感受的时候,都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你也曾被鼓励过的话”,这一定程度上是在表达,你被鼓励,大概率是在曾经了……比如我自己,上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打真心的鼓励,大概是在5年前了)
上面那一段讲的是被鼓励的人的视角,其实是很明显、很好理解的,所以我们都毫无歧义的认同鼓励的温暖能量。
然而,另一个视角,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甚至从来没有注意到的。
这个视角如此容易被忽略,却又相当重要,只有理解并践行了这个视角,才能体会鼓励的“完整版”的力量。
这个视角就是:“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乐于鼓励、并善于鼓励别人的人呢?”
我们先来继续回忆被鼓励时候的感受:
在有了愉悦感的能量的同时,我们会在心里面给对鼓励我们的人永远留下一席之地,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是真的懂自己,总之我们会对他增加很多好感,于是当他需要帮助或者支持的时候,自己会率先提供帮助,和他站在一起……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鼓励”发生后,体验感最丰富的是被鼓励者,然而最终“收益”更高的是提供鼓励的这个人。
那么,如果我们自己就是善于鼓励别人的人,那么意味着我们将会结盟无数!
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绝对有益无害的。
当我们做到了随处结缘交友,还担心事情做不成吗?
并且,除此之外,成为善于鼓励别人的人还有另一个隐形的好处,那就是由于自己长期地、习惯性地传递正能量后,自己也会看到这些被鼓励的人,由于受到了鼓励,于是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这个通过鼓励从而实现自己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因为我们自己就已经成了正能量本身,自己就成为了一个能融化冰冷的人。
也就是说,自己成为了不需要被鼓励的顽强的人。单凭这一点,同样能让自己在如今冷酷的现实社会里,至少能自己站得住脚,能自己为自己发热供暖,提供希望。
鼓励也是极易做到的事,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主动的举手相助,或者是一会儿默默的陪伴,再或者是一句简单的“我支持你”……这些都是鼓励。
当然,鼓励得越是具体和走心,传递的能量就越是巨大,传递的温度也就越高……
总之,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需要更多一些发现美的眼睛。
(主动去发现美,对改善人生的体验感来说,也相当重要。毕竟人生的总时长是有限的,你越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美,于是在你有限的生命里,美好就多占据一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ok,换个角度,继续打磨这个概念,继续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去成为善于鼓励别人的人。
因为……
原因其实是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物以稀为贵(当然,物以稀为贵也有前提,这个物首先它得确实有用)
是的,因为鼓励太稀缺了,它之所之能有巨大的奇妙的温暖的力量,从某个角度看去,的确是因为世界中充斥着太多的冰冷寡情。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们更倾向于是给人泼冷水,而不是倾向于鼓励别人呢?
这个问题如果要深入探讨,或许会牵扯出太多话题,以至于会干扰此时的主题,所以暂且只从一个肤浅且普遍的角度来讨论:
因为,人们都普遍不愿接受别人比自己强,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弱。发现别人比自己强,或者自己比别人弱,都会让自己不开心,不开心就会做出莫名其妙的且往往是负面的决策和行为。
当负面的行为不断增多,宏观来看,社会的温度就会趋于冰冷。
同时,鼓励这个行为背后多多少少潜藏着一些承认别人强的意味在其中,这显然就与承认自己弱相应证,从而触发了人性底层的“安全感”的防御机制,从而人们才更多的不愿意做出鼓励别人的行为。鼓励也因此显得稀缺。
殊不知,人们越是要用这种看似合理的举动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就越离正确的获得真正的安全路径越远。
真正的安全感应该是来自于有真实的自信。
只有有了真实的自信,才会毫不吝啬的用鼓励去温暖别人。
那么,真实的自信又从何而来呢?
我认为是来自于自己的成长中。
因为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同时,能感知到未来充满希望。只要自己持续进步,持续成长,长期之后,自己就能实现生活质量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真正的自信的底层逻辑。
只是很多人看不到这个长期,眼睛里充满了各种短期,从而他们无法感受到成长带来的真实的自信。
因此,我肤浅的认为,人们之所以很少鼓励别人,底层原因是,由于没有真实的自信,才不具备鼓励别人的源动力。
而人们之所以常常泼人冷水,也是因为,这样做能迅速的降低别人的温度,从而使得别人看上去还不如自己,从而获得些许短时的慰藉……
“分析”到这里,要给自己提个醒,或者说给和我一样,在努力成长的人们提一个醒:
自己在成长的时候,默默的悄悄的成长即可。
不要去表现或者抒发自己正在成长,因为,即便我们没有丝毫坏心,从客观上看去,我们展示自己成长了,相对来说,就是在“证明”自己比那些没有成长,或者成长没有这么多的人强,于是就会引发人性的弱点。而归根结底还是怪自己“太张扬”了。
毕竟学习的苦,大家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已经被逼迫得“受够了”,更多人们对于学习的态度事实上是扭曲的,我们凭借一己之力无论怎么去靠言语劝学,几乎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先直接做到,而做的过程中无需解释无需证明。
做到了自然不需要证明,没做到却还要去证明(证明比别人强),那就是我们的不对,也的确是讨厌和可耻的行为。
然而,所谓默默成长,也不能说完全脱离群体、完全不和别人交流,成长的漫长过程中,生活还是要照常继续,如果我们不懂得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就会过得处处小心谨慎,唯恐得罪别人,从而消耗了精力,耽误了自己的成长。
那怎么办呢?
为了回答这个怎么办,
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个概念:做一个乐于鼓励别人的人。
我们直接上来就表达自己的友好,与此同时自己谦虚的努力成长就够了。
时刻用元认知提醒自己:人微言轻,真正让人尊重的永远是自己的人品和实力,花时间在自己的实实在在成长上面才是永恒的正事。
于是,关于任何可能会显得自己很懂很聪明很显摆的言语,都别说,只说鼓励的话,只去发现别人值得鼓励的地方,这样就能过得很畅快。
所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或许会让人很费解,那索性直接把这个概念换成:只说鼓励别人的话,别的都不说。是不是就好办了。
又于是,直到长期之后的有一天,自己努力学习的复利效应发挥出来后,自己想说的东西其实都已经做到了,于是人们会自动相信你是正确的,而人们也会记得你的鼓励,投缘的人会自动像你学习,向你靠拢。
小结一下:
如果我们想去挑别人的刺,那很简单,随便挑都能挑出来一大把。每个人的缺点都显而易见,找别人的缺点这事,人人都做得到。
因此,发现别人的优点,才是可贵的能力,我们一旦有了这种能力,发挥这个能力,鼓励他人,于是我们就能实实在在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一分美好。
上一篇文章说到,人生最重要的是“希望”,而拥有了鼓励能力的我们,还会怕没有希望吗~
最后,引用笑来老师的一段原文作为结束
> 想必大家都听过论语中的这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 每天都要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就要及时改正,完善自我。
> 反省自己有没有错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一点无可厚非,我也非常鼓励大家这样做。但与此同时,我觉得大家同样也可以做这样一件事:
> 三赞吾身。
> 每天都思考一下,今天自己哪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并且夸夸自己,给自己一些鼓励,让自己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 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所克服的困难,以及你真正付出的努力。所以也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去鼓励你,安慰你。
> 所以除了每天的反省之外,大家也不要忘记每天也要鼓励一下自己。
>
> ——李笑来
——————————————————————
感谢每一个给我点关注,给我点赞,以及添加我和我交流的每一位朋友,感谢你们的鼓励。我相信,你们能够慷慨鼓励别人,是因为你们自己已经成为了正能量本身!
我是学生岳奇,如果内容对你有用,欢迎点上关注,也欢迎添加个人微信交流:15519687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