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前几天小长假带两个孩子去乌镇游玩。入口处人比较多,但是镇里面不算拥挤,可以很悠闲地游逛。
乌镇是水乡,水面上来往船只不少,河道上不时有船敲锣打鼓地开着,挺热闹。有些船上坐满了古装打扮的年轻人,船头要么是一个仗剑而立的士兵,做舞动兵器状;要么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古装美少女,和岸上的人挥手示意,甚是养眼。
两孩子也和我们挤在河岸上凑热闹。
美少女的船过去之后,三岁多的儿子突然转过身对我说,
> “我爱她”。
声音不大不小,很自然的声调。引得周围的人哄然大笑。
# 二
三岁多的孩子当然还不明白什么是爱,特别是对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说“爱”是意味着什么。
在家里两个孩子和妈妈经常玩“谁谁谁爱妈妈”的游戏,
> 孩子妈带两孩子睡觉,晚上熄灯之后,妈妈说“爱妈妈的人请把手举起来”“爱妈妈的人请把脚举起来”,两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 有一次,儿子故意说,不爱妈妈,说完之后自己先嘻嘻嘻嘻地笑了起来。
那么,这次是什么触发了他对一个陌生的小姐姐说“我爱她”呢?
# 三
这就是旅游引发的童真吧。
之前,我对带孩子旅游其实并不是很热诚。更多的是自己想趁假期出去散散心。还没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到了酒店常常是先问游乐场在哪里,什么时候去玩。在他们眼里,自然风光远没有游乐场有趣。
但是,儿子这句“我爱她”让我对带孩子旅游有了新的认识。离开了家庭及周边熟悉的环境,在陌生城市、景点,可以有很多新鲜的对话、交流。
然而,这个交流过程其实挺考验大人的能力的。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 某A带孩子逛博物馆,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孩子总跟着另外一个大人后面转悠。原来,那个人带着孩子逛的时候,自带解说功能,细细地给自家的孩子讲解每一个物品的历史。把某A的孩子给吸引住了。
如果有这样的功底带孩子旅游,孩子怎么可能到了酒店只会想着要去游乐场呢。
# 四
下次去旅游之前需要做点功课了,比如这次去乌镇,去泡温泉,其实有很多可以给孩子讲讲的东西,
> 乌镇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热的温泉等等。
而不是仅仅是慢点跑、不要买玩具、少吃点冰淇淋、不要打架、游乐场......。
据说如果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孩子青春期就不会过于叛逆。钱钟书先生也说,
> 只有经历过长途旅行而不彼此讨厌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
嗯,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旅游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