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以下内容需要你专门的,专心的,耐心的阅读,因为这些逻辑相当重要,请认真对待阅读。谢谢)
继续学习《家教的真相》,之前讲完了6个观念,今天进入新的模块,到第三部分 “3.2 状态” ,第3.2.1乐观。
所谓“状态”有三,分别是“乐观”,“简单”,“专注”。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刻意地保持这些状态,保持这些状态需要强大的心力做支撑,而获得强大心力的方式,也正是从保持这些状态的过程中积累而来。
心力与体力相同,都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来逐步提高的;
长期体能训练的人能够跑两公里下来还能呼吸均匀,而不怎么锻炼的人,走得稍微快一些都会气喘吁吁。同样的,心力强大的人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心力弱的人动不动就情绪失控;
因此,在家庭建设中,这看似无关的“状态”也是着重需要刻意养成的。
今天先讲我们需要保持和长期维护的状态:乐观。
> ❝
>
> 乐观的状态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能动性和效率。
>
> ❞
“乐观”这个概念如果我们没有深入思考过的话,通常会误以为“有人天性乐观、有人天性悲观”,其实乐观与否,并不是完全是天然的。乐观和悲观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行为不断地强化的。
要讨论如何保持乐观,就的先讨论乐观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乐观”或者“悲观”,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概念,而这个概念的存在,是基于“时间观念”而存在。
同样面对各种资源不够用的困境,各种生死存亡的困境,各种病痛折磨的困境,在基于“全视角”动物(诸如昆虫、及各类冷血动物)的视角下就没有“苦恼”的概念,在它们的视角下,由于能时时刻刻看到周围所有的视野,于是他们只需要关注此时此刻的当下的安全与否,安全都继续带着,不安全就逃跑,逃不掉,就逃不掉,这也是由于他们有用“全视角”,能同时看到周围所有环境的同时,也被局限在了当下,他们不需要回忆过去,不需要期待未来,于是也就没有了苦恼。
“苦恼”这种概念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因为哺乳动物演化出了记忆,由于有了记忆,于是有了比较,由于比较,才产生了开心或者伤心的区别。
> ❝
>
> 现在比过去好
>
> 嗯,开心……
>
>
>
> 现在比过去差
>
> 唉,不开心,伤心,闹心……
>
> ❞
> ❝
>
>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们甚至可以说,“心”这个东西,干脆就好像是生长在比较上的,没有比较,“心”这个东西,就好像干脆没有存在的必要似的……反正既不需要开心也不需要伤心。
>
> ❞
如果说,现在与过去相比,刚好有一半是好的,有一半是差的,那也就不存在乐观悲观的说法。
在过去的五六十年前直至开始有人类之初,这数万年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和最近几十年的变化相比极为缓慢,在那期间,在个体的感觉上,人们更大概率是感觉到“悲观”的,因为每个人在婴儿时期几乎都能无限制地的到满足,而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则是在逐渐感觉到自己的欲求越是得不到满足。
加之那时候人类寿命普遍偏低,人们不能感受长时间跨度之后的比较,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上去,那时候,更多人在“现在与过去的比较”过程中更多是觉得现在还不如从前的。
(**当环境变化极慢时,人们感受不到环境变化,对变化的感受只能从对比自身出发,而自身的感受往往是越来越体会到生活的“难”,于是自然倾向悲观。**)
而有少部分人,脱离了只用“现在对比从前”的困境,而是想到了“将来”,要想用将来和现在比,虽然将来尚未到来,尚未发生,尚未展开,但他们的确非常渴望了解将来。
**「“将来”本身似乎就自带了“乐观”的气质,人们也总是容易被能创造美好将来,甚至能被只是描述美好将来的人所疯狂吸引。」**
_在将来还未被真实创造的时候,大量人们依然虔诚的“崇拜”那些仅仅只是描述将来的人,宗教信仰就是最好的例子。_
在各种宗教的设定里,都是这个规律,宗教描述了只要积极乐观就能得到美好未来的“好人有好报”“恶有恶报”,或者“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的价值观。
在宗教信仰里,“做好人就要行好事,行好事就能进天堂”,只要按照这个规矩做了,那么无论今天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无论我们遭受怎样的苦难,最终,我都会获得一个好到不像话的结果……
然而,最近这几十年来,时代变了,从人类文明时间的尺度上,几十年之间的变化的确只是短短“突然间”,**「“突然间,世界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于是人们不在盲从于宗教,而是归于有迹可循的科学理性。**
_这几十年之间,整个世界进步的速度加快了,整个人类的平均寿命加长了。_
自从一百多年前进入了交流电时代,再到电力网络时代,又到如今的可再生能源时代,人类的交通和通讯能力的变化,在以加速度不断增加的趋势发展,人类之间的时空距离在不断缩短。
这期间带动了生产力几何倍数提升,从而相应的各种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类摄入的能量和营养倍增,加之生物、生理等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寿命也在最近几十年间有了大幅提高。
在世界快速发展和人类寿命大幅延长的双重条件下,绝大多数到了一定年纪的人 都能感受到,回头看过去10年、20年或者30年的变化真的是太大 了。今天的生活不论在怎么难,相比过去都好了太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并且,如今,大量的人们已经有能力这样回头看了。毕竟寿命延长了,人们在懂事之后随便活个二三十年是轻轻松松的,但在过去技术落后,大量资源尚未得到开发的的年代,活到40岁已经是福大命大了。
我们亲眼见证、亲身感受了世界在快速变得更好,并且,这次不是听人描述,是切身体会。
更重要的的是,这些变好,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神秘的天神力量,不是悬浮在空中的终极乐观主义宗教信仰似的“相信会变好”;
而是可重复验证,可理解,有规律,可不断优化改进的科学之力,是实实在在的科学带来的变好。
因此,活在当前时代的人,比活在几十年之前的人在感性上及理性上,都更多的乐观。
这些乐观的底层根源,来自于人们理解了**「生活是可以不断改进、不断改善的,并且在改进之后再对比,一定是改进之后,比改进之前更好。」**
一句话,如今人们在比较现在与过去的时候,总是更可能获得正向反馈,从而才能继续乐观,更佳乐观。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的基础观念之一,就是要“痴迷于改进”保持乐观。这两者相辅相成,痴迷于改进有助于我们更加乐观,由于乐观因此我们会更佳痴迷于改进,进而变得越来越好。
> ❝
>
> 更重要的一个技能是,把“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永远鼓励他人”当做自己终身的生活必备技能。
>
> 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的人,有他们在的时候,大家不会冷场,不会尴尬,更多笑声,更多欢乐——不见得要哗众取宠,但,会玩会闹会开玩笑且不伤人……这是可以习得可以锻炼可以积累的生活技能。
>
> 另外一个重点是:做个永远鼓励他人的人……因为没有人不需要鼓励,但,更为重要的是,你会发现的,你会感受到的,随时、永远鼓励他人的你 ,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不需要他人鼓励了——因为你自己已经鼓励过太多次,乃至于早就在潜意识中鼓励自己很多回了……
>
>
>
> ❞
---
我是学生岳奇,陪你每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