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男友买了30的水果,然而都没有我想要吃的,于是我难受了。后来我对他说以后水果还是要由我来买,不然买的又贵又不好吃。
其实我知道,我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说出这样的话也只是发泄内心的不满,不满他没买到我喜欢的,不满他不考虑我的需要。
首先,我站在极其主观的角度评判他买的水果,因为没有买到我想吃的东西,所以我就只看到这些水果的“毛病”,说他买的水果又贵又不多汁,我买的水果才好吃,仿佛我的才是最好的。

但如果我换个角度,客观地评价,又是另一种心境:他买的水果虽然不是我想吃的,但平常都是我在买水果,而我只会买像苹果、梨、香蕉这样的大众水果,这次正好是难得的机会,换换口味也好。
其次,我在思考问题时都没有“换位思考”,只是考虑自己想吃什么,一旦不合自己的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但如果我能换位思考,想想他为什么买这些水果,听听他的想法,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这对问题解决、自己情绪、以及亲密关系都是有正向引导作用。
站在他的角度,他买的这些水果其实是他想要吃的,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每个人都会,也应该选择自己想要吃的东西,更何况他还给我买了一个接近10元的水蜜桃,虽然这对我来说很奢侈,但这是他为我考虑的结果。

想想自己,当我买水果的时候,我也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有问过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认为只要是我买的水果,他都会吃。没错,他会吃,但也有喜欢与勉强之分。
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多考虑考虑:我买这些是不是仅仅是依据我个人喜好?这是不是对方喜欢的呢?
所以,当我想明白这些后,就不再为此感到难受了:
1. 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他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我也应该尊重他的独立和自由,尽可能满足他的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彼此的心智获得成熟,我们的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2. 当我说对方的不是时,多半都是自我中心主义在起作用,这个时候必须警惕。虽然这个时候自己的负面情绪起着主导作用,但必须用理性来战胜它,否则我永远都是情绪的奴隶。
3. 只有有意识地换位思考和反思,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4. 指责只是情绪发泄的错误方式,只能带来伤害,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带着“爱”不评判不指责地沟通才是唯一有效方式。

然而,想要用理性来战胜情绪,是需要付出巨大意志力的。但当你决心用理性思考时,“理性”与“情绪”会经历一次又一次搏斗,“理性”虽然会有几个回合处于下风,但只要对“理性”有坚定追求,这场战斗迟早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