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雷的第726篇镜像世界**
前几天发生一件在我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仔细想想才觉得这件事似乎对于过去三年的我来说又是一个小小的转变。
我以前在文章中写到过每天早上早起我会跟着王渊源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练习听读英文短文,然后根据他的指引在一个叫做小打卡的微信小程序里朗读、录音、打卡。
然而就在前几天,小打卡的程序开始收费了,因为我上传的录音内存超过了免费范围,如果我要继续完成每天上传录音的打卡动作,要么缴费要么将过去上传的录音挨个的手动删除;我尝试了一下发现手动删除太浪费时间。然而付费又并不值得,因为这本是我自觉的个人行为而已,没必要为此特地的花钱。
更重要的是,我很明确自己每天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在于练习听和读英文,而不是为了上传录音发个朋友圈炫耀一下,所以上不上传录音的形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不过,我已经做了1000多天的时间,这个习惯已经养成,突然在每天习惯的规定动作里,少了某的一个环节的确有一点不习惯,这就是一开始我说并不觉得多大的事,但又是一个改变的原因。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以某一个目的重复某一个动作,然后渐渐的这个动作已经成型了,固化到我们都忘了当初为什么这么做;以至于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为了完成这个动作而忽略了这个动作只是个过程,忘记了我们要的那个最终的结果。**
有人会说,要享受过程。没错,但过程和结果是要统一的,我们的过程是为了达成某一个目标,让结果与一开始做这个动作的动机完成一致,这也是我们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的原因。
我们因为那个初心而产生了动机,因为那个动机引发了行动,但是在长时间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中我们最初的那个动机会不知不觉的发生偏移,最终可能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这几天我依旧还是听读练习王渊源老师的短文,依旧还是在小程序里打卡,但唯独不上传录音了,每一次的录音不也是读吗?效果其实已经达到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每一天依旧这么过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过程的形式可以随时因不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是自我管理的权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