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了什么】:**
1、对于定投策略采⽤者来说,即便他们在“喝着泡沫” ⼊场,到了两个⼤周期之后,再回头看,两个周期之前的价格⽆论如何都最终 “变成” 了 “低价”。低买⾼卖的秘诀是:买⼊很久很久之后再卖出。
2、泡沫破裂的时候,很可能恰恰是定投者⼊场的最好时机。
3、为什么⼤势所趋在早期的时候必然经历泡沫呢?最佳的解释来⾃于约翰·费舍的变⾰曲线(Transition Curve):绝⼤多数⼈因为⽆知⽆畏⽽极为兴奋的时候,价格就会产⽣泡沫;绝⼤多数⼈因为事与愿违⽽极度沮丧的时候,泡沫就会破裂。
4、事实上,哪⾥有泡沫,哪⾥就可能有机会 —— ⾄于是否真的有机会,要
看那个产⽣泡沫的事物有没有⻓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
5、。我在判断⼀个趋势是否 “已然成⽴” 有个⾮常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分辨⽅式:不是看⼤多数⼈是否都已经接受,⽽是看是否⼤多数⼈都⽆法否认。
6、对一个已经确认的大势来说,它自身的发展以及它的影响发挥,会持续很久很久;不仅很久很久,并且越往后越猛烈,事实上,这一个比下一个更为现实。
**【作者如何讲的】:**
1、李笑来老师引用约翰·费舍的变⾰曲线(Transition Curve):“⼈们在接受变化的时候,在最早期的焦虑过后,很快就会进⼊⼀个⽐较亢奋的状态,因为他们觉得 “这⼀次终于能改变点什么了!” …… 然⽽,紧随其后的是很⻓的充满负⾯情绪的过程。在这⾥,⼈们会分化,有的⼈突然变得⼼⽐天⾼,随后遭遇更⼤的挫折;有些⼈会持续更久的彷徨之后产⽣幻觉,进⽽去做很多不现实的事情;还有的⼈不仅害怕,还会产⽣负罪感,甚⾄出现抑郁症状,最终⼲脆放弃…… ⽽另外⼀部分⼈会逐步接受,直⾄完全适应 —— 可这已经是很⻓很⻓时间之后了。”让我清晰地看到了所谓泡沫产生与消亡的过程和原因。
2、对比“郁金香泡沫”与“互联网泡沫”的不同,进一步说明了泡沫背后的机会取决于产生泡沫的事物是否有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长。
**【讲的对吗】:**
我认为讲得对。
最近,我在学习李松蔚老师的认知思维课程里,提到了思维升级的本质是对规律的把握,其中谈到在投资股票时,除了研究市场环境,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之外(这是客观条件),还需要了解一下人们是怎么想的,市场的情绪如何,这家公司经营得好,但是大家相不相信它经营得好?因为往往大家相信什么,很可能就会发生什么。
你的想法会通过影响你的行动,产生对现实的影响力。很多人以为买卖股票只是受到股票市场的数字影响。同时,你买卖股票也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数字变化。选择买入或者卖出,你行为也在向市场释放一些信息。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现实。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当大家都相信这个投资标的是有前景的、有价值的,于是全部的资金都涌入时,自然会产生泡沫,而当这种亢奋的状态冷却下来后,自然有些人离场、有些人坚持、有些人观望、有些人放弃……人性就是如此复杂,产生泡沫也就理所当然。但是关键不在于产生泡沫于否,而在于这个标的只要是具有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长,只要这个标的具备长期性,那么做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来看,泡沫不过是泡沫。
**【你计划怎么做,或已经在践行了哪些事情?】**
长期投入,持续持有,努力加大投入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