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第96篇传递感知练习。做个猛人,不管有用没用,先写上200篇再说。
传递感知练习停了一周,并不是因为忘了或者觉得写作没什么用,而是因为最近在使劲憋代码,以至于根本没时间练习。
近期有意夯实自己的算法基础,重新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拿来几道图形算法题练手;再加上接手了一个光纤方面的项目,我在这方面完全是小白,一切都要重头开始,最近精神紧绷压力很大。紧张到什么程度呢?连午觉这个“必休”项目都直接缩减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脑袋还异常活跃,闭上眼睛就开始想“那道算法题该怎么解?”
说到《数据结构》这门课,一定会想起一段“励志”的大学时光。本科学物理,实在提不起劲,也学不懂。因为老师带着大家做了一个编程相关的项目,我竟然“喜欢上了”编程,后来也决定报考计算机方面的研究生。最终计算机专业的考试异常惨烈不忍直视,不过终究还是留下一段点难忘的岁月。为了考计算机方面的研究生,我选择旁听相关专业课程。认真听讲,虚心请教,非常积极地“勾搭”老师,记得还给一位教《数据结构》的老师写信表明来意,老师的回复只有鼓励,这给了我很大的能量。“这位老师拿粉笔在黑板上挥舞着像是要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在上面刻个印,同学们认真听讲的样子完全顾不上教室外面的熙熙攘攘……”这段努力的岁月一直存在脑海,我多少还算是一个“上进的人”,不管从前还是现在。
研究生考试《数据结构》一科的试卷基本空白,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往后的学习和找工作,我都尽量避开跟这些底层算法相关的东西。可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了这里,我最终还是要面对它,正如别人说的“生活就是一个圈,最终要回到原地”。
对我来说最大的启发是,面对眼前困难尽最大努力解决它或许比逃避更划算。因为摆在眼前的就是最短路径,回避这个节点,有可能最终要再次回到这个节点,可在此之前我们已经绕了很多其他路,因此多付出了很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