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这个标题,我就马上联想到了初一的心流体验:
进入新的环境,什么都不想,就是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心无旁骛。
在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时候,居然年级第一。而且整个初一,一直保持着年级前三的记录。
到初二,由于成绩好,被老师委派了很多年级/班级的管理任务,并且成为全校同级同学的焦点。
当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我身上的时候,我的动作就开始变形了,总是想,我应该要怎么表现才能符合大家的期待。
这样瞻前顾后,事务缠身的结果,就是成绩倒推,不过好歹基础打的好,一直在年期前二十徘徊。
高中是省重点,我们区域最好。是做鸡头还是做凤尾?这是个问题。
可是我没有选择的机会,我直接被扔进了一群仙鹤中,变成了一只丑小鸭。
以前虽然内向自卑,好歹成绩不错,现在索性成了班级中下,年级看不见的小不点。
加上第一次离家寄宿,宿舍争斗的厉害,直接导致了我“抑郁”的状态。
好了,进入职场,很长一段时间,就一直处在这种惊弓之鸟的状态。
所以,也从来没有考虑啥长期短期的,能顾上眼前,把该完成的完成就很不错了。
而且这种完成,还是浑浑噩噩的,用看上去努力的态度,做出一个完全没有创造性的东西。嗯,好歹是个执行的一把好手。
(现在想来,职场受挫是迟早滴事情,而且这个受挫,也是化了妆的祝福,毕竟没有痛苦,反思也没有素材了,还谈什么成长呢~~)
第一个长期坚持的事,是读研。
2013年,自费读在职硕士,人大的传播学,14年1月生的我们家妞妞。
在这个过程中,我居然考完了所有学校级考和全国统考。
让我比较得意的是:
* 传播史,全靠背,肚里带球6个月,居然考了98分;
* 大学英语6级低空划过,全国统考英语就凭着机工版真题集,一天6个小时的学习,考了80多分,那时候,妞妞刚刚出生2个月。
第二个长期坚持的事,读书。
我可能是需要外力来督促的人,包括读研,若是没有考试,没有截止时间,我估计也会遥遥无期的拖延下去。
读书就是这样,这回我找到了一个监督——朋友圈。
在妞妞3岁左右,每天晚上等她睡着(基本10点后),我都会读1个小时书,并且朋友圈打卡。
最有成就感的是读完了KK的《失控》。
第三个长期坚持的事,抄经。
为了让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得以流动,每天晚上花45分钟左右毛笔抄写《心经》。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同样,也是朋友圈打卡。
第四个长期坚持的事,学英文。
所以现在想起来,我能够坚持,都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外部资源,来督促我自己,包括我近两年来的英语学习,因为有公众号“薄荷阅读”和APP“流利说”,都是因为有一些机制。
类似打卡、通关。
若7年一辈子,2年算是才刚刚少年,而我已经可以阅读通俗读物了。
比较惊喜的是,一天在机场逛书店,翻看英文版的《原则》,居然直接就看懂了,欣喜若狂,直接买了一本,持续阅读。
因为天天跟读,口语比有很大进步,可惜现在还没有机会大批量应用。
现在我开启第五个长期坚持的事,学视觉传达。
从2020年4月开始,目前已经日日不断5个月。同样也是通过社群打卡,朋友圈打卡,来督促自己完成练习。
第六个长期坚持的事,写文章。
每天1000字,笑来老师布置的作业。
输入——处理——输出。现在带着意识做这件事情,正确的底层逻辑,带来正确的行动积累,虽然已经没有人来监督,但有前期长期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再要坚持一件事情,已经不太难了。
第六个开启的长期坚持的事,体重管理。
我曾经3次减肥,每次超过10kg,其中一次持续跑步3个月,每周3~5次,每次5km。很容易就瘦下去了。3个月瘦下去,半年就反弹回最高体重。
所以,最后一次减肥,嗯,不叫减肥,要体重管理。我打算用长期概念,散步、Keep、听自己身体的需求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第七个长期坚持的事,定投。
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做的事情当中,最轻松的一个了,因为不用管。^_^
现在唯一希望的是,时间能不能多一点。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
1. 如果一开始自己坚持不下来,就找个外力来督促吧,随便是什么,只要对自己有效就可以。
2. 让时间更有价值一点,专注,做什么就做什么,此时此刻,重新找回初一的心流体验。
3.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不是问来的,是耕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