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到底拥有什么才感到最幸福?是有一份高工资的工作?一个善解人意的配偶?一双可爱伶俐的孩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曾经在一个工厂打过一段工。上班没几天,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同事,爱好钓鱼,就叫他鱼兄吧,在工作日,他每天都会迟到几分钟,每次都匆匆来到车间,蓬头垢面,嘴里哝哝着,又睡过头了,又睡过头了。
但有一个周末,明天不用上班。我听到他和另一位鱼友约定,明天5点见面去很远的一个湖钓鱼。我怀疑我听错了,就问:几点?是早上吗?他说是啊。
我当时就惊了,一个天天8点上班迟到的人,怎么可能早上5点就起得来呢?
睡到8点的鱼兄是不幸福的,而睡到5点就起的鱼兄显然是幸福的。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是对生活的掌控感不同,前者是身不由己,后者对时间有完全的分配自由。
**自由就是我们幸福的本源。**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就有多大上程度的幸福。
现代社会,自由哪里来?从金钱中来。
金钱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你能买到需要的东西和服务,更重要的是它能确保你不会为了一点金钱去出卖自己能出卖所有的时间。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指出:让我们陷入贫穷和忙碌的是没有冗余,时间上没有冗余,金钱上没有冗余,情绪上没有冗余。
理财顾问一般建议每个家庭要常备6个月的应急备用金,是很有道理的。试想你突然失业了,而你手里连下个月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你还有余力去挑工作吗?然而不用挑的工作无一不是费事费力的,这样的你,大概率不会感觉到幸福。
摩根·豪斯在他的新书里《The Psychology of Money》(金钱心理学)提到一个音乐家的故事:
他在20岁的时候,工作两年,不在外边吃饭,不搭出租车,就这样省吃俭用攒了12000美元,22岁,辞职成了一名专职音乐家。
虽然之后收入不稳定,但也能覆盖日常消费,12000美元的积蓄所带给他的就是自由,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他无疑是非常幸福的。
财务自由的人毕竟是少数,有能覆盖你几个月日常消费的积蓄,就可以追求最大限度上的幸福了。
降低欲望,积极储蓄吧,我们都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