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大群里看到一幕让我很有些感触:
大意是群里一个伙伴因为卖房被中介给坑了,最后是不太情愿地签了合同。他把事情的经过发到群里,很多同学做出了回应,有表示同情的,还有的让他再去学学逻辑课。
在我看来,这位朋友在一个几千人的群里坦露自己的遭遇,是需要勇气的。合同已签,本已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说出这种遭遇,并非为了获得建议,这位朋友可能大多是图个心理安慰。
如果我在他身边,我可能会拍拍他的肩。如果他愿意,我也能坐在他旁边听他倒一倒苦水。这个时候,其实无关对错,他在乎的可能是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吧。
我很理解他这种感觉,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我也经历过,有时甚至是看似愚蠢的把戏,自己竟然还上当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自责和悔恨,此时的我,需要的也并非道理和逻辑,更多的是一个情绪上的共鸣。
我现在越发觉得:常识、良知和同理心,有时比逻辑和讲道理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很难被定义,但又与生俱来就伴随我们存在,这是一个人最本真的品质。
人需要学习逻辑去修正认知偏差,但又不可能完全依赖逻辑和理性。我们做出的每一次选择,都离不开情绪的作用,这里面包含了我们个人的意志和喜好。
年纪越大,就越难去责备一个人,也越难以简单给出指导和建议,因为我们越来越理解他人的难处。每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背后,都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因果,我们时而会惋惜,偶尔会感到共鸣,相比之前,我们会越富有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