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加班后猝死的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很多讨论,很多消息,事件也一直发酵。
前几天听到梁文道在播客中说起这件事。在事情刚发生时,知乎上有一条该公司的官方回复,大意是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他写道:“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后来这则言论自行删除了。该公司也表示不是他们的官方言论,账号系外包公司管理,由个人发布。
梁老师说,坦白讲这句话如果是公司老板说出来,就像告诉你996是福报,他的立场可以理解。可是现在说这句话的人,也是辛辛苦苦在工作的人,他到底站在什么立场上在说这番话呢。他在最后还用到“我们”,他是要代表哪些人呢?这实在令人感到疑惑。
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多劳多得,天道酬勤。所以我们需要努力,需要付出,因为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这是一种正确。
现代社会发展也在验证这个观点,加班越多工资收入越高。只是当人力资源,被单纯地当作一种性价比衡量工具时,是否合适呢?
其实他那句话诡异的地方在于,他只承认一种努力,那就是努力工作。你的努力用在工作上才是正确的,否则你就自食安逸的苦果吧。但是有的时候工作与个体的关系并不和谐,有些工作没有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而是工具。
我想说的是,可不可以努力地生活,也是正确的。可能只是简单地做好一顿饭,收拾好家务,睡个好觉,陪家人去公园逛一逛。做这些没有绩效,也没有老板给开工资,但是希望它们也可以被承认为认真生活。而不是需要被排在努力工作之后,不需要盖上“安逸”标签,并被认为带来后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