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 共学《投资最重要的事》 Day14
今天针对Liuda老师昨天的讲解写听后感

【风险是什么】
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这里的损失既不是过去的损失,也不是现在的损失,而是未来的损失。这个“未来的损失”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它只是一种可能性。另外,衡量“未来的损失”是大是小,要用相对损失,而不是绝对损失,什么意思的呢?我损失1万元叫风险巨大,但马云损失1万块,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风险不是什么】
风险不等于波动性、偏差,既不是“不可靠性”,也不是“不确定性”。
【为什么要重视风险评估】
1.风险是坏事——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人的本性是厌恶损失喜欢收益,所以人们天性厌恶损失。
2.很多投资标的风险巨大,但为了吸引投资者故意承诺高收益,但高收益未必一定能够兑现。
3.投资收获相同的收益可以由不同的策略来实现,不同的策略的风险有大有小,我们肯定更应该选择那些低风险的策略,而不是选择那些高风险的策略,对不对?
【导致风险损失的原因】
本质的原因是价格>价值。价格越高,风险越高,价格越低,风险越低。
首先,基本面弱未必导致损失风险。基本面弱的资产,如果买进的价格足够低,也能成为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
其次,风险可能在宏观环境并未走弱时出现。自负、对风险的无知和放任以及一点点发展的不利结合到一起,便足以带来灾难。灾难有可能发生在任何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理解自己投资组合的基本过程的人身上。
【如何衡量损失风险】
首先,衡量风险显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衡量风险的大小不尽相同。
其次,量化标准是不存在的。有人将风险称为不赚钱的可能性,有人则将其称为损失一定比例资金(诸如此类)的可能性。有人认为它是时限一年的损失风险,有些人则认为它是跨度为整个持有期的损失风险。
再次,风险是有隐蔽性的。常规性事件很容易估计,如反复发生的事件将有再次发生的可能。但是,反常的、千载难逢的事件——“不可能的灾难”,实际风险可能比看上去更为危险。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1.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并非正相关,那只不过是大众误以为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为了吸引资本,风险更高的投资必须提供更好的收益前景、更高的承诺收益或预期收益,但绝不表示这些更高的预期收益必须实现。
2.在投资界有一个广泛应用的图示,它是一条倾斜向上的“资本市场线”,表明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3.实际上,更可能是风险较高的投资意味着:
• 更高的预期收益。
• 获得较低收益的可能。
•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损失。

【如何识别风险】
1.当投资者意识到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并因此对某项资产出价过高的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重新对资产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2.当投资者认为风险很低甚至已经被完全消除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风险不可能规避,只能通过策略降低风险。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风险永远都存在。
3.有无数的证据表明,“风险已经被消除,周期不再存在,经济规律不会起作用”,但这只不过是证实谬误。你也会找到很多证据表明,风险无处不在。
【什么是风险控制 】
风险控制是通过投资策略,将高风险降低为中风险,将中风险降低为低风险,将低风险降低为更低的风险,已达到低价损失增加收益的目的。
【风险控制与风险规避】
风险控制是规避损失的最佳方法。反之,风险规避则很有可能会连同收益一起规避。风险规避的目的是消除风险,只要投资就会有不确定性,除非不参与投资才会消除投资风险。
【如何做好风险控制】
1.做好投资组合,降低风险和机会成本。不仅要选择买某一个好资产,还要同时选择买多个好资产。比如购买美团和腾讯的股票,就不如买投资组合——基金“中概互联”来得更加稳健和安全。
2.不但要买好的投资标的,还要在价格非常低的时候买入,降低风险增加溢价。即不但要买好的,还要买得好。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就是这个意思。
3.使用定投策略,只需考虑资产的价值和价值增长性,不需要考虑资产价格和经济周期。即定投策略是最简单直接粗暴优秀的投资策略。
【我的行为和决策】
1.不仅要使用定投策略,还要采用蛋壳投资策略。在投资遭遇重大损失的时候,不会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
2.买保险。当自己或家人出现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的时候,不需要花费自己用于正常生活的储蓄,把自己的安全和疾病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
3.摒弃安全感,学习和锻炼逻辑思考能力。安全感只是暂时的感觉,它不能持久和作为我们的决策依据。学习逻辑知识和概率论,能够提高自己的决策质量,大大降低决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