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630479165011,"blocks":[{"type":"paragraph","data":{"text":"“我的内心有一个宇宙,却说不出半粒星辰。”一位自觉不善于表达的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是这样描述的。无法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想要表达的内容周围人似乎并不能理解,而且经常被周围人曲解,甚至感到被孤立。知名电台主持人喻舟也曾在节目中讲述过学生时代的相似体验,那时她的情绪一度很低落,当老师关切的把她叫出去想要了解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她除了流泪什么也没有说,老师反复鼓励她讲讲到底怎么了,但她始终只是沉默的哭泣。在节目中,喻舟说自己心理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就是讲不出来,也不知道要怎么讲。","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没有什么比表达受阻更难受的了,明明内心已经翻江倒海,却无法让别人知道自己怎么了,更无法让别人帮助自己。","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b>是我们不想求助吗?不是。</b>","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b>说一下到底怎么了有那么难吗?真的有。</b>","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不是我替这类人群说话,而是我也有过和他们相同的经历。","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这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错综复杂的。有担心,害怕自己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有孤独,害怕自己说完了别人理解不了;有恐惧,比别人无法理解自己更难接受的是别人对自己所讲的内容妄加评判——你已经很难过了,对方却说至于吗?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努力的表达,对方却说多大点儿事儿啊,这也值得拿出来说!","alignment":"left"}},{"type":"image","data":{"url":"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88a591.jpg"}},{"type":"header","data":{"text":"▶ 为什么会表达受阻","level":2}},{"type":"paragraph","data":{"text":"造成表达受阻的原因有两个。","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b>第一,由于过往不良经验所致。</b>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表达没有得到积极反馈,没有被重视,甚至没有被尊重,这样的体验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自身,让我们产生挫败感和自责,并且内心坚定下一次绝不再发表任何观点。这就是为什么只能流泪却什么也说不出的源头。","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不良经验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小我们在原生家庭中自由的表达感受就是不被允许的,被认为是不听话或者不懂事、没教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我们会认为感受是真实的,但自己的感受是错误的,从而再也不敢贸然说自己想说的。","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另一种情况来自在家庭之外所经历的表达创伤。主持人窦文涛在《圆桌派》节目中分享过自己当众演讲的创伤经历,当时还是小学生的窦文涛把稿子背的滚瓜烂熟,但由于过度紧张忘词了,站在台上的30秒是人生中最长的30秒,最后没想起来还尿裤子了。年龄小不代表没有羞耻感,显然当众出糗的屈辱感让他铭记了一辈子,幸运的是窦文涛有个好老师,老师没有批评和嘲笑他,而是安慰和鼓励他,并且邀请他参加县里的演讲比赛。这样的邀请等同于对他能力的认可,老师用行动修复了窦文涛的创伤经历。","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在现实中却不是所有人都像窦文涛这么幸运,当众演讲或者集体发言的时候,来自别人的冷嘲热讽、质疑的表情,或者干脆无视我们的发言,这些都会让我们受挫,形成表达创伤。","alignment":"left"}},{"type":"image","data":{"url":"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a8e891.jpg"}},{"type":"paragraph","data":{"text":"<b>第二,大部分人无法畅所欲言,还源于害羞的性格</b>。和表达创伤不同,害羞人群无法畅所欲言的阻碍是来自自我的审视,而非周围人。因为比一般人更敏感、更关注自我表现,反而限制了表达的自由,甚至造成动作变形。在害羞星人的脑海中有这样一个舞台,他们就站在舞台中央,暴露在镁光灯下接受所有观众的审视,似乎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摄像镜头,会被放大展示在屏幕上,然后被台下的人群指指点点、说三道四。","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我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说?我的表情管理是不是足够好?刚才有个人轻蔑的笑了一下是什么意思?又有个人在看手机,是不是我讲的太无聊了?……杂乱的信息不断涌入脑海,占用了相当一部分心理资源,造成比较大的内耗,以至于打乱了原本的节奏,忘记了准备好的内容,甚至希望自己赶紧逃离当下的场景。那么,为了避免让自己陷入窘境,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少说话会减少紧张感,长期自我审视带来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alignment":"left"}},{"type":"image","data":{"url":"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f67c91.jpg"}},{"type":"header","data":{"text":"▶ 可以做些什么自我调整","level":2}},{"type":"paragraph","data":{"text":"<b>首先,重拾表达自己的权利。</b>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正常的、非恶意的表达是很好的方式,尝试在自己感觉安全的人面前自由的表达和交流,从心理压力比较小的事情开始,一点点练习。挑选让我们感到安全的人、从心理压力小的事件开始,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处于比较放松自如的状态,能够做自己,并且容易获得接纳感和认可感,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做更多的表达和交流。","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b>然后,放下自我评判,为自己的每一个进步点赞。</b>平时不做饭的人是没法一下子做出四菜一汤的,因为没有经过练习嘛,表达也是如此,不管是因为过往的挫败经历还是因为害羞的性格,习惯性沉默是事实,那么只要我们开口表达就值得被认可,被鼓励。从零到壹的过程是最艰难的,我们要看到自己突破自我的勇气,而不是对自己所说的内容、表达的方式进行挑剔。想要做出四菜一汤,要练上很长一段时间呢,给自己时间去练习,去试错。","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b>最后,一个长期的作业是提升自信。</b>很多人认为说不出来或者交流不畅是因为缺乏表达沟通的技巧,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害羞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仅仅给一个公众害羞者做演讲技能的培训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提高自信和价值感。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害羞者,就需要做这个长期功课,因为阻碍我们畅所欲言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甚至如果你肯在演讲结束后收集别人的反馈,会发现结果往往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降低对自己的关注度,将关注点转向和你互动的人,会让你更放松;另外,多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的优势,坦然接受别人的赞扬,你绝对配的上。","alignment":"left"}},{"type":"image","data":{"url":"https://i-xue-cn.pek3b.qingstor.com/999e91.jpg"}},{"type":"paragraph","data":{"text":"好了,今天我们触及了无法说出口的老大难问题,了解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扰是不良经验所致,这种经验可能来自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也可能来自在家庭之外遭遇的表达创伤;接下来,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是可以做点儿什么进行自我调整的,首先要重拾自我表达的权利,然后放下评判,肯定自己的每一个进步,最后要做一个长期作业,就是从方方面面发现自己的优势,去肯定自己,提升自信。","alignment":"left"}},{"type":"paragraph","data":{"text":"对于大部分人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对于无法畅所欲言的人群来说,做也许真的比说容易多了,愿人们都能看到其他人内心的那个宇宙,给其他人表达半粒星辰的机会。","alignment":"left"}}],"version":"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