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量营养素之争」与「热量计算」
当我们想要减肥时,往往会受两种流行的观点影响,一个叫「**宏量营养素之争**」,一个叫「**热量计算**」。
所谓宏量营养素之争,就是讨论究竟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是肥胖的元凶,是谁造成了脂肪堆积的惨案?
以前,大家认为是脂肪,于是开始了「低脂革命」。然而低脂食品口感不好,于是食品公司往里面添加了更多的糖,这导致肥胖率不减反增。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肥胖都是「碳水化合物」的错,于是又开始了「低糖饮食」,甚至有了极低碳水的「生酮饮食」。
但是,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直都在吃碳水化合物,他们却并没有受到肥胖问题的影响,困扰他们的常常是热量不足甚至饥饿,可见根源并不是碳水化合物。
又,另一种说法是来自「热量计算」。他们说,最重要的是热量,只要热量不超标,随便你吃什么,哪怕是毫无营养的垃圾食品。只要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你就能瘦。
理论上看,当然是这样,但是现实是复杂的。
如果我们以热量为计算标准,那么当摄入某个热量值后,身体就应该自动停止进食,这样才不会发胖。
身体有这么智能吗?并没有。它只想要更多,哪怕囤积脂肪,因为远古时代,脂肪更多有利于生存。
身体不会以热量多少来限制我们进食,限制我们进食的是**「饱腹感」、「满足感」**。
> 饱腹感。
因此,仅仅以热量这种单一指标来衡量饮食是缺乏指导意义的,我们还应该加入「食物的体积」、「食物的质量」。
比如**「热量密度」**,就是指单位重量食物所含的热量,即热量/重量。
如果我们吃的是热量密度低的食物,就很难热量超标。我们没法喝水喝到热量超标,也很难吃蔬菜吃过量……
所以,我们不用去争论碳水和脂肪的好坏,也不用计算热量的大小,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热量密度低的食物上**。
### 「天然食品」vs「加工食品」
什么样的食物热量密度高?**加工食品**,准确来说,是
> 「超加工食品」。
什么样的食物热量密度低?**天然食品(未加工食品)**,比如水果、蔬菜、未加工的肉。
计算热量是很繁琐,并且很难准确的行为。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帮身体控制热量摄入,那就是「饱腹感」。
天然食品,往往热量密度更低,即相同热量下,体积更大,质量更大,饱腹感更强。
以前,很少有当下如此高的肥胖率,翻看历史,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饥荒、饿殍遍野甚至易子而食等人间惨剧。那么导致当下肥胖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 食品工业的发展。
热量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取,我们能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充足的热量。这导致一个现象,越是贫穷的人可能越胖,而那些富有的人往往身材姣好。
这不仅仅是穷人没时间运动的结果,运动消耗不了多少热量。重要的是饮食,穷人买到的食品往往是热量密度极高的食品,比如可口可乐,而健康的食物往往更贵。
### 多吃天然食品
有时反过来想,会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如果我想增肥怎么办?对,增肥。
很简单,多吃加工食品,比如多喝奶茶、多吃蛋糕、多啃饼干、多嚼薯片、多喝可乐……去超市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一下零食区,90%都是这类超加工食品……
那再反过来,如果想要减肥怎么办?
> **少吃**加工食品。
「少吃」,而不是「不吃」。因为,让人们想做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禁止一件事,比如禁止某本书、某种网站……
我们的胃的容积是一定的,虽然它有弹性,但肯定有个限度。这意味着说,**食物之间是有排他性的**,如果你吃了更多的天然食品,就没法再吃多少加工食品。
这是个此长彼消的过程。
肥胖的最核心原因就是吃多了热量密度高的食品,即超加工食品,比如饮料、面包、重油重盐的零食或菜……
所以,减肥的第一条原则就是
> **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
>
> 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
>
> 多吃天然食品,少吃加工食品。
注意,依然是「多吃」和「少吃」,而不是「只吃」和「不吃」。
因为后者是做不到长期持续的,而**持续性高于一切**。(好吧,也许有猛人做得到,反正我做不到。)
### 真正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减肥本身不是目的**,哪有人想一辈子都在减肥的?
那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 健康。
健康的人,就是**想吃啥就吃啥,只是某些东西吃得更多罢了**。
更重要的是,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而是我们**想要「成为什么人」**。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终身减肥者**」,那就可以暴饮暴食、热爱加工食品,然后觉得该减肥时就限制一下饮食、出去运动运动,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那就应该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所谓
> 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牛奶好
**健康的人,体重就是正常的,并且是长期正常的。**
所以说,健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变得健康的过程中,体重自然会恢复正常。
> 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我应该怎么做?
这才是我们应当常常问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