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讲个故事,发生在今天早上--
今天是3.1,学生们都开学了,我的小表弟去体检了,因为幼儿园入园要求。一大早城西区妇幼保健院都是小朋友,大型幼儿园现场,此时一声声哭泣,不,应该是嚎啕大哭,让整个大厅充满悲伤。你可能也猜到了,小朋友要抽血化验,然而,这样的疼痛对一些大人都是不乐意接受的,只不过大人不会跑而已,如果你说,没事,可以哭,那估计比小朋友好不到哪去。我的小表弟呢,之前因为腮腺炎去儿童医院治疗,每次去都要抽血化验,小伙子还是很勇敢的,有一次护士始终抽不出来血,她使用了一个大招,把针转动转动,这样总能抽出来血吧,听到这,可能有些朋友都能感受到这样的痛。小表弟对于针这个神奇的东西,就产生了阴影。今天看到各种悲伤的小朋友,小表弟也忍不住了,也开始大哭。他是这样说的:我要走,我害怕,妈妈,我想回家,我不要...... 真的挺难受,此时我想到的是**共情**。
旁边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不许哭,哭什么哭,不疼,再不听话我就走了...... 每一句话都深深刺痛我,也许我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又或者也是被这样教育的,可孩子此时的害怕、恐惧,我们不应该安抚吗?难道我们就可以不管不顾,为了不丢人,为了配合护士,为了所谓的面子....... 孩子们也太难了!对于教育,我思考过很多,也在不断交流讨论中学习改进,慢慢有了更多成熟的想法,教育本质上就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就是要长期定投,想想看,我们做到了多少呢?

> 30岁进入贝尔实验室, 40岁成为斯坦福大学首位华裔教授, 50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60岁就任美国能源部部长,用“学神”来称呼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可谓名副其实。朱棣文关于教育有这样的理解:
>
> 第一,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前人。要感谢你的父母和支持你的朋友,要感谢那些启发过你的教授,尤其要感谢那些上不好课的教授,因为他们迫使你自学。从整体看,自学能力是优秀的文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将成为你成功的关键。你还要去拥抱你的同学,感谢他们同你进行过的许多次彻夜长谈,这为你的教育带来了无法衡量的价值。当然,你还要感谢哈佛大学。不过即使你忘了这一点,校友会也会来提醒你。
>
> 第二,在你们未来的人生中,做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在任何谈判中,都把最后一点点利益留给对方。不要把桌上的钱全都拿走。在合作中,不要把荣誉留给自己。成功合作的任何一方,都应获得全部荣誉的90%。电影《Harvey》中,Jimmy Stewart扮演的角色Elwood P. Dowd,就完全理解这一点。他说:“多年前,母亲曾经对我说,‘Elwood,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要么做一个聪明人,要么做一个好人。’”我做聪明人,已经做了好多年了……但是,我推荐你们做好人。你们可以引用我这句话。
>
> 第三,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我还有最后一个忠告,就是说兴趣爱好固然重要,但是你不应该只考虑兴趣爱好。当你白发苍苍、垂垂老矣、回首人生时,你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自豪。物质生活和你实现的占有欲,都不会产生自豪。只有那些受你影响、被你改变过的人和事,才会让你产生自豪。
>
> 如果生命中只有一段时间是思想自由和充满创造力,那么那段时间就是你在读大学。进校时,学生们对课本上的一字一句毫不怀疑,渐渐地,他们发现课本和教授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于是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从那时起,就是我开始向他们学习了。”
>
> 人类是不朽的,因为他有一个灵魂

教育的需求在改变,工具理性需要解放出来。我们不是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教育是错的,它是时代的需求,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具理性逐渐弱化,启发性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关键。
现在,人类缺少理性的声音,这是全球的一个困境。如今好的大学都建议学生少上互联网。最早的互联网是用来查资料,现在的互联网是浪费时间。人性的恶在互联网上被放大了,人性的善被淹没了不少。这不光是中国的困境,也是世界的困境。
现代社会,人们趋向于运用碎片化的时间接受“短平快”的信息,我们还会看有质量的长篇文章吗?我们以前很抗拒互联网,但抗拒不了。法国一个学者曾说过,按照这种互联网发展趋势,人类的智商要下降。现在人类的知识看起来很丰富,但智商是在下降的。
人类需要普世价值。这个普世价值不是今天才有的,2500多年以前,我们先贤的思想,孔孟的思想和柏拉图的思想不是一样的吗?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不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文艺复兴,不就是古希腊那一套吗?真正的世界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有可认同的普世价值,是形成一个自由、民主、现代国家的前提。
我们需要启发式教育,需要精英教育。真正的精英教育是很严谨的,是古老的一套体系,几千年来没有变化。哈佛校友群有一个著名的话题,如果美利坚合众国烂了,我们哈佛校友可以接管美利坚合众国。现在整个趋势是真正的贵族大学是精英教育,而真正的贵族教育,并不是快乐教育,包括伊顿公学、西点军校等等,思想上是自由解放的,但行为上是很收敛的,这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

结合宁柏宇老师对于教育产业的分析和我个人的学习总结,这里重点想提两个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荐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个文件分别从中长期国家战略规划和短期目标实现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和措施,有两个点的非常重要:
1.系统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这八大基本理念,遵循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也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2.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二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三是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四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五是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六是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七是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八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这八方面目标,涵盖了体系结构、普及水平、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服务贡献能力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同时,提出了2035年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主要量化预期目标。
我认为以上都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机遇,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国家倡导人人教育,推动终身学习发展,有很多人在背后默默参与。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全国各类各级学校53.0万所,在校生2.82亿人,专任教师1732.0万人,民办培训机构33099所,其中专任教师211959人,培训机构在校人数10754715,看到这些数据这背后的市场和机遇很值得进一步思考。我从事K12领域英语教育,我希望帮助更多中国学生找到语言学习的动力,人人都可以成为语言家。
在线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而当它达到智能教育阶段的时候,这种新型的教育业态才具有颠覆传统教育的力量。只有借助于技术手段和相应的管理手段,教育才不再是一个产品,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服务。停留在产品经济阶段的在线教育才能够进化为服务经济,甚至最后进化为体验经济,比如智能化、个性化的私人教师,具有高度沉浸感和互动感的教育场景代替了传统的课堂。今天的在线教育,尽管已经呈现繁荣之势,但它也只是数字化教育的初级阶段。云计算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技术、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再加上VR技术、AR技术,不断地进步、完善,以及它们的汇聚,实现一种对于传统行业真正的颠覆性。
真正的数字化教育离我们还相当遥远。由于疫情而意外导致的在线教育的繁荣,是一种超级有限游戏。现在在疫情中表现出色的一些在线教育企业,它们的产品和业态也具有明显的有限游戏的特点。如果让它们的成长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要让自己的这种有限游戏同时具有无限游戏的特点,让自己对于教育的本质,对于这个行业用户需求的洞察不断地深化,让自己的产品、服务、体验不断地去接近教育和学习的本质。
我想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是OMO模式,混合式教学在国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因为疫情推动国内教育也加速了这一进程,但目前的技术应用还不够成熟,我比较推荐可汗学院的模式,课前视频预习,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线下或者线上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解答疑问,当然如果技术可以推动人人可以有智能化教师,这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变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目标,课后通过在线化练习,如游戏闯关一般的体验,这样的模式和场景让我很期待。
> 推荐两本书:《未来学校》《创新者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