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21年1月22日</u>
当日比特币价格(美元):<u>31573</u>
当日BOX价格(美元):<u>3.66</u>
<br/>
BTC和BOX都这几天都“暴跌”了。
> 又有不少声音在说“回撤了,赶紧加仓”“回撤这么多吗?这是要归零了吧,赶紧抛售吧”。
其实在在投资过程中,回撤多少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态和决策,让我们纠结,迟疑甚至苦恼。
**不要浪费这种“纠结”的感觉,这也正是市场和投资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成长”,这也是我进行投资思考记录的原因之一。**
那在投资里面所谓“回撤”到底是什么?如何减少回撤?作为长期主义者,面对回撤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
今天跟大家简单聊聊这些问题,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br/>
### 一 什么是回撤
> 回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股票或者基金在一段时间内到达一个较高的价格后,股票或者基金的价格会出现下跌的情况。
**而在投资分析中一个重要风险指标是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的计算公式=(期间最高值—期间最低值)/期间最高值。
比如你投资了10万进去,涨到了20万,然后又跌成了12万,这个的最大回撤就是(20-12)/20=40%
那么实际上,我们的股票市场最大回撤在什么水平呢?
整体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股市在危机时刻的回撤都相当可怕,基本在40%~60%这个区间。
作为普通人,我们是很容易受到“损失厌恶”心理的影响的。在回撤这个事情上,账面亏损带来的痛苦会远远大于盈利带来的快乐。上面的例子如果发生,你感受到并不是投入10万得到12万的盈利20%,反而是感觉损失了40%。
感知视角不一样,真的仿佛是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
<br/>
### 二 怎么减少回撤
因为投资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波动是一直存在的,没法完全消除回撤,只能想办法减少。
处于投资起步的时候,我们很难避免回撤对我们的影响。
**回撤的本质是波动。**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资产回撤或者说波动性呢?
> 学术界很早就有了研究结论,1986年发表的《投资组合业绩表现的决定因素》的论文,三位著名学者(Gary P. Brinson, Randolph Hood, and Gilbert L. Beebower)三位学者给出的结论是:投资组合回报的波动性,有90%以上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
资产配置是可以对于最大回撤指标和组合的波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感兴趣还可以去找类似的研究去看看。
**但是,我这里更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如果你作为一个长期价值投资者,只要是长期持有标的的理由没有变化,是没有必要去做多余的交易动作的。**
就算你按照所谓防止回撤的策略,赚到钱了,你也可能因为忍不住高点的回撤而过早地结束了交易,你只赚了一点点,而后面还有那么长。
**容忍回撤也是长期投资成功一种重要认知。**
> 太多关注回撤甚至去防范回撤,看上去是赢得了当下的战役,却输掉了长期持有看好标的应该赢得的战争。
<br/>
### 三 终极解决方法
这里想跟你聊一个终极解决方法,一举解决问题。
在这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说关注回撤会不利于长期投资?
> 1、所谓的回撤都是滞后判断。
>
> 回撤判断都是是发生过后,你回头看去试图分析得到的波动而已。
你想要的抄底加仓,很有可能抄底“抄到山腰上”。
你想要当预言家,往往会被现实重重打脸,然后就上不了车。
> 2、长期来看,回撤只是不可避免的小波动。
>
> 当你听到最大回撤率90%时,一片嘘声后还担惊受怕了。而当资产增长10倍之后,其间的90%回撤就仅仅是9%的波动。
所以把时间拉长,你觉得受不了的回撤只是小小的波动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大师都会说,生存了久,见得多,自然就淡定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暴涨暴跌”,无非是很小的水花起伏,拉长了时间几乎都看不见。
> 如果一个人的大脑里满是“回撤”,“防止回撤”和“等回撤加仓”等,恐怕永远在纠结什么是最好的加仓时刻,这个回撤到什么时候啊,我什么时候抛售啊等问题,这样思考是走不远的。
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限制,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这样我们自然得到了终极解决方法:从头脑去掉回撤这个概念。**
一旦从头脑去掉回撤这个概念,自然就不会有以上的苦恼和纠结。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放在我们的成长和场外赚钱能力上。
心理上我们已经去掉了这个概念了,那么实际的方法论上,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我们能做到了。
**有一个很简单你也听过甚至也在执行的方式:定投策略。**
收益和价格暂时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定投到两个大周期之后。
回撤本质只是波动,而且长期看还是很小的波动。
**用定投策略,悄无声息的帮你做到了长久,规避了波动,忽视了所谓的回撤。**
**定投策略真的牛X。**
**长期来看,没有回撤。**
<br/>

## 水滴时刻
**慢慢变富,是在很长时间里生活和投资的最好心态。**
**该定投定投,制定好自己的策略,坚定执行。**
**元认知能力是可以慢慢让我们自身进化的能力。**
> *参考资料:*
>
> *[Gary P. Brinson, Randolph Hood, and Gilbert L. Beebowe :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http://www.financialactivist.com/docs/Determ_Port_Perf.pdf)*
>
> *李笑来,《定投改变命运》*
>
> *张潇雨,《得到:个人投资课》*
>
> *图片授权来自:www.unsplash.com相关授权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