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去年11月起到今天的129天时间里,我一直在用薄荷阅读这款app来读英文原版书。不过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可能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太一样,我一开始的目的不是为了学英语,或者说在这过程中学英语只是附加项。自己更多是想通过这件事,来养成自己读英文原版书的习惯,不要再和以前一样,一看到英文就生出想逃跑地念头。因为单从知识这方面来说,英文世界依然占据着主流地位,而国内翻译在很多情况下却又都不太合格。所以只能是让自己去习惯看英文,来准确了解目前主流知识界都在说什么,研究什么,而不是通过二手翻译来获得。
当然,我对自身的自觉性(尿性)还是有一定认知的,知道纯靠自律自己应该就是三分钟热度,不可能一直坚持下去,不管是文章长度还是难度都有可能成为我不愿继续的理由。所以在使用这款app的一开始,我就购买了里面的课程,以课程来当外部约束条件,让自己能每天都去打开它,学上40~50分钟(这个时间在自己可接受范围之内)。事实上课程的每篇文章都不长,按正常语音朗读速度计时的话,每篇文章都是被控制在7~8分钟之间。我之所以要4、50分钟,更多是因为我基础差,只能通过遍数的增加来尽快养成这一习惯。比如我第一遍是纯听,第二遍是边听边把听到的单词或句子读出来(这期间不看文章),第三遍是一边翻译一边读文章,到第四遍我才会去跟读。
而为了不让文章难度成为我就望而却步、心生怯意的理由,我专门挑了这款app里最基础书籍《功夫熊猫》来练手。不过到现在,经过100多天的练习,我已经从《功夫熊猫》升级到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其实我很早就想看这本侦探小说,但一直就是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不去读它,而现在居然通过「学英语」的方式把它给读了,这真是一个让我惊讶的意外收获。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经历,我内心渐渐有了坚定信念,认为自己在英文阅读方面肯定能持续做下去,因为我在其中找到了乐趣——故事书和侦探小说都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尤其是侦探小说,一旦开头就很难停下来不去看完它。
不过有一点我要承认,那就是这129天里肯定是出过小波折,尤其是在过年以及出去旅行的时候,自己就会完全将其抛之脑后,不管课程老师如何消息轰炸,我都是自带消息免打扰,一概不理。一直等到我回归正常生活,我才会去把它一点点补回来。但自己毕竟克服了「开头难」,接下去依照惯性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