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小标题】**选择你的人生投资标的
**【文章讲了什么】**
投资组合标的的选择原则: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并通过BOX和奥德赛为例来说明选择的过程。
**【作者如何讲的】**
先是以BOX为例,解释说明应用这个原则如何选择投资标的。
首先,作者经过过去8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认为区块链慢慢展现出来一个发展路线:
> 可信账簿(BTC)→ 可信代码平台(ETH/EOS)→ 可信执行环境(Mixin)→ 可信硬件(?)……
比特币是区块链世界的第一个应用,是一个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分布式可信账簿。以太坊和EOS目标都是成为一个区块链应用平台。Mixin Network结合TEE和DAG创建了可信执行环境。
* 在以太坊和EOS之间,选择EOS而非以太坊的原因是以太坊采用的是PoW共识机制,效率太低,无法满足作为应用平台的需求。
* 过去三年的运行历史也证明了以太坊的上面缺点在PoW机制下无法被解决。
* 尽管以太坊未来会转移到dPoS共识机制,但是那就必然会再一次分叉。
除了区块链本身展现的发展路线,过往技术发展也几乎遵循下面这个步骤:
> 诞生 → 先被企业采用(2B)→ 再被个体采用(2C)
在这个角度看来,EOS就是面向区块链企业的平台。Mixin Network的第一个dApp,Mixin Messenger,就是面向个体的平台。
* Mixin Messenger是一个面向个人的即时聊天软件
* 它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目前区块链行业里来说对新用户最为友好的分布式多币种钱包。
最后,BOX中的三个标的都已经到了“皆难否”的阶段,此时定投策略采用者应该可以入场了。并用定投BOX的收益证明这一点。
接下来继续用即将推出的股票ETF来说明选择的过程。
* 作者和孙正义一样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就是最好的行业。
* 更进一步,作者认为算法需要数据喂养,到最后,绝大多数算法公司会为拥有数据的大公司所用。
* 因此这个组合的标的就是那些手中有不断增长的用户数据的公司。
关于投资领域中是否存在α一直有争议,作者认为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更好的策略去创造它。为什么α存在,作者给出了以下理由:
* 任何单独一个时刻的市场单独拿出来,它是百分之百无效的。价值和价格的偶尔对等不能说明问题。
* 长期来看,市场应该是有效的,但是这个长期究竟是多长?没有人可以知道。
* 对定投策略者来说,两个大周期后,以当前价格作为比较基础的话,市场的价格偏差就更大了。
定投者的最终成绩可以用公式p = δ + α - γ来描述:
> p,就是你的最终成绩。δ,市场整体的成绩。 α,跑赢市场的那部分盈利。γ,因为犯错而丢失掉原本属于你的收益。
对于定投策略采用者来说,α来自于开始行动前对组合标的的谨慎选择过程中,选择不需要太多技巧,只需要大概大概就已经很不错了。一旦选定后就不要费心思调整。但是难也就是难在这一点上,你必须也只能在开始之前确认选择并且从此长期不变。
**【讲的对吗】**
作者认为投资组合标的的选择原则是要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我认可作者的观点,我们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
> 雷军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是你顺势而为,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那个石头已经在很高的山上了,有很大的的势能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往下那么一推,很快就有一个崩天的势能。而不是说你有能力把这么大的石头从山下往上搬。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整个第二部分都在讲定投标的选择,**结论就是寻找那些大势所趋,并且要紧紧抓住它**。因为对一个真正的大势来说,它自身的发展以及它的影响发挥,会持续很久很久;不仅很久很久,并且越往后越猛烈。也就是作者说的“**有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长**”
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来说是这样,那么对于更为重要的人生投资标的来说呢?我想更是如此。
那么基于“**有长期可持续的价值与增长**”这个原则,该如何选择我们人生的投资标的呢?刚好听了Liuda老师在《独立思考之知识》里面对有用知识的定义,我觉得正好符合这个标准,即:
* **体系化**
* **长期有价值**
* **繁殖力**
* **反脆弱**
**体系化**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碎片化的信息叠加碎片化的时间,产生了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的阅读让我们对知识的获取变得浅尝辄止,非常容易产生“懂了”的错觉,殊不知其实是“一知半解”。一个个散乱孤立的知识点,并不会有多大用处。只有在这一个个点之间产生了足够多的联系,直至形成体系,才会让我们有更深入全面的思考能力,才能指导我们行动。写作与逻辑对构建体系化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长期有价值** 我们身处一个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对知识有用的判断往往基于是否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身边充斥着大量的“七天精通……”、“三天玩转……”广告就是证明。但是加上长期这个维度,你就会发现前面那些知识短期可能有用,比如增加你求职成功的概率,但是长期来说就不见得有用了。而像销售这样的知识,短期来说有用,长期来说作用更大,因为你会发现生活中销售无处不在。在工作中要让对方接受你的方案,你要说服对方认可你的方案的确很牛逼并且采纳,其实这也是一种销售的能力;求职过程中,你要说服老板觉得你的能力非常适合这个岗位,甚至是如果没有你将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也是一种销售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能力,短期看来没什么用处,长期来看有着巨大作用,比如逻辑。践行群里面有位牛人-塘主,他就是靠着自己的底层逻辑框架做支撑,实战出批量化、流程化的销售策略,销售出近200张的门票。
**繁殖力** 就是说知识本身具有裂变的能力,可以一生二,二生三。具有繁殖力的知识就像杠杆,它能放大你的工作,这根杠杆不但会越来越长,而且变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借用Paul Graham对技术的类比)。
上面的销售就是这样的能力,因为一旦你掌握了它,在你人生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提升。逻辑也是,它对于你的决策、判断、沟通、交流等等各方面都会有很的作用。
**反脆弱** 就是关于什么是错的,不起作用的知识,可以避免你入坑。著名的企业家、投资者段永平,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创始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OPPO,VIVO也是他投资创立的。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的时候,有一个Stop Doing List,说的是做对的事情,但做对的事情,要落实在不做不对的事情上。很多人都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却很明确的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经过以上四个标准的筛选:毫无疑问,**写作、逻辑、自学、销售**都是值得人生定投的标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好的标的如**英语、编程**……等等。
**【你计划怎么做,或已经在践行了哪些事情?】**
现在我已经开始定投自己的**写作、逻辑、英语**能力了。
写作方面参加每周的《好书精读,主题打卡》活动,虽然目前每周只输出一篇文章,但是基本上每天都会围绕当周的主题搜集素材,这也是输出倒逼输入,快速提升输入量的有效方法。并且写作的过程,也是在打磨自己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方面是每天看一页原版的《beyond feelings》,学习逻辑的同时也学习了英语,在日常的素材收集阶段也会刻意搜索一些英文网站,将英语用尽可能多的方式用起来。
**【词性练习】**

**【逻辑关系】**

**【类比】**
1.价格和价值偶尔对等根本就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哪怕一只烂钟也无论如何都能在一整天的时间里对上两次!
2.如果将来算法是大树的话,那么数据就是土壤,没有土壤大树是长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