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半闹钟
我正睡得香,就被儿子的手表闹钟吵醒。抬手一看,正好零点。奇怪!儿子为什么要把闹钟定在零点?我立即想起,前不久凌晨四点多,儿子的闹钟也吵醒过我。满腹狐疑。想要继续睡,翻了几个身也没能睡着,干脆直接去儿子房间拿出手表来检查。
这臭小子居然定了6个4点多的闹钟!为什么?这是儿童手表出了幺蛾子,还是妹妹拿着玩不小心设置的,又或者你是不是打算半夜爬起来偷玩?疑惑着,我清空了他的所有闹钟,新增了2个6点多的起床闹钟。
第二天晚上,喊儿子过来问话。我蹙着眉头:
> 你为什么要定那么多个半夜三更的闹钟,有零点的,四点多的,而且还定了那么多个!你到底是笨到不会设置闹钟呢,还是你打算趁我不注意偷偷起床玩游戏啊?
儿子不说话,看上去不太高兴,也可能是心虚。
我没好气地说:
> 如果我冤枉你,那你就赶紧说出来!要不然我只能猜测你到底是笨到不会定闹钟呢,还是打算深夜玩手机!
我曾经疏忽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儿子小学四五六年级时,长期趁我不注意夜里偷玩手机,看漫画、小说或是视频、打游戏。我至今无法判断这个现象是持续了一两年还是两三年。要不是我偶然检查手机菜单翻到使用数据,这事儿还不知掩藏多久。如今儿子初一,虽然他自从过了12周岁后整个人懂事许多,但我依然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旧态复萌。
在我的催促下,儿子回答说:
> 按你说的那个方式,早上我听不到闹钟,我怕迟到,就只能这样定。
我气不打一处来:
> 你担心早上6点多听不到闹钟响,所以你就定零点的闹钟,还定了那么多个四点多的闹钟?你知不知道,早上醒不来那只是因为你没睡够!为什么没睡够?那就要问你自己了:为什么晚上不早点睡,你偷偷在房间里熬夜做什么呢?!
我有自觉:我对儿子的沟通,近年一向是用语不善的。我曾经对他剖白:
> 你回老家上学前,也跟着我生活了几年。我从来没打过你,就只有一次,你长牙的时候吃奶咬我,我才打了你一屁股,你就乖乖再也不咬了。我敢说那之后再也没有打过你,骂过你。
> 可是自从你从老家回到广州,跟着我们一起生活,这几年我是不是打了你很多次,也责骂了你很多次?其实我也很痛苦,我无法理解我的儿子怎么变成这样的人了!撒谎、搞破坏、没礼貌、不学习、偷玩手机!
> 我真的不想要通过打你骂你的方式来和你沟通。可是我好好说,你不听。我说好几次,你嘴上答应,依然还是调皮捣蛋干坏事。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 暴力是不好的,妈妈真的不想再通过这些暴力的方式来和你沟通。
可我这一次,依然还是忍不住对他言语暴力了。
### 打破暴力惯性
儿子确实笨吗,他确实有熬夜做什么吗,他确实有偷偷玩手机吗,我有证据吗,我没有证据我凭什么怀疑他呢,我为什么要用嘲讽、责备、怀疑的语气和他讲话呢?我的这些话语能让他好好休息准时上学吗,能让他收获一些经验吗?实际效果是怎样的?……
儿子到底是为了偷玩或早上起不来,事实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儿子既然已经说了是为了按时起床,那么我再猜疑也只能是猜疑。猜疑,也会破坏亲密关系。猜疑是一种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家庭环境中最可怕的、不易被觉察到的暴力。正因为不易被觉察到,反而日积月累形成可怕的伤害。
暴力也是有瘾的。我已经和儿子在过去几年不小心建立起了暴力的沟通惯性。只要我不加克制或无暇克制,我和他的沟通总会滑向暴力的方向。
语言暴力这么坏,我需要寻求改变。我如果不寻求改变,情况就会越来越糟。那么如何改变?
我是施暴者,我是心智更加强大的妈妈,只能由我去打破这种暴力的惯性,自我觉察、寻求改进。
以前每次对儿子打骂或言语不善后,我悔恨自责。我曾教他,如果妈妈对你很生气,你可以平静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别生气,先冷静一下”,或者你先和妈妈打个招呼,离开一会儿,比如躲开我去楼下走走。儿子对我用过几次,挺有效果。
我自己也会在气不打一处来的时候,能主动提醒儿子下楼去。这时,我不是事后悔恨,而是事中觉察。打孩子,是很容易事中觉察的,但言语暴力很难,它太快发生,来不及过脑子。
没事的。改变很难。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这个转变当然是困难的。但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式是,记录下所有的这些暴力事件,还原它、分析它,写下更好的应对方式。许多次的重复,直至成为一种新的自觉。
### 非暴力沟通
我回忆并记录夜半闹钟这件事,正是一种自我觉察、寻求改进的方式。我写完,还可以让儿子读一遍。
那晚和儿子的沟通,我其实可以采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首先讲,我观察到了什么,描述事实,提出疑问。
> 昨晚零点,我被你的闹钟吵醒了,我检查了你的手表,里面定了很多个四点多的闹钟。我已经把这些闹钟都删了,给你设置了2个六点多的闹钟。
>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那样设置闹钟呢?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儿子说自己担心6点多起不来,我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 原来你是怕早上起不来啊。保证早上能按时起床,其实有两个关键:
> 一是你早点睡觉,比如我通常晚上九、十点就喊你上床了,那时候确实就该入睡了。睡够七八个小时,早上六点多是很容易醒来的。
> 另外一点是,你可以把闹钟设置到6点,每5分钟设置一个,设置到6点30分。这些闹钟也足够喊醒你了。
任何时候我都不能说儿子笨。说他笨,他就只会记得自己笨,而不会记得如何设置闹钟更合理,也不会记得如何确保按时起床的两个关键。而且谁又不是笨拙的呢,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每个人都是笨拙的,我第一次当妈也是够笨拙的,一直犯错一直改错。
我也不能怀疑儿子就是为了夜里偷玩。没有证据的事情,我应该选择相信儿子。来自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是一个人难得的精神财富。
我可以讲出自己的疑惑,是的,我憋不住,但我要注意用词:
> 我想不通你什么把闹钟定在在早上4点多,因为怎么想都太合理。试想一下,4点多你醒了之后是继续睡觉还是立即起床?如果继续睡觉,你因为没有设6点多的闹钟,很可能会睡过头。如果立即起床,那你总的睡眠时间就太短了,白天会犯困,学习效率会下降。而且你4点多起床后,干什么呢?天还没亮呢。
> 我想知道实际的情况。也就是你每天听到4点多的闹钟后,是如何处理的?
我可以去观察儿子的表情。如果我仍然疑惑并想要排除半夜偷玩的可能性,那么我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妥善保管电子设备,我是否应该睡前关掉wifi……
半夜偷玩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深思。为什么儿子总是半夜偷玩而不能光明正大地玩?为什么儿子视“玩”为最高优先级,本质上是因为“玩”让他得到了什么其它地方无法得到的东西,比如成就感?
而且初中孩子,半大小子,很快要进入叛逆期。我是不是应该帮他想一些途径来消耗掉多余的精力,比如一两项目他擅长并能喜爱的运动、兴趣班之类呢。
父母和孩子沟通,如果习惯用暴力的方式,通常是迷恋暴力所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娃痛哭流涕、痛改前非、马上执行。其实这些是幻觉。想让孩子健康、自律、自觉、上进,任何打骂催等短时生效的方式,都可能会在长期这条线上埋下苦果。
做父母的,只能试着不断升级自己的心智,探寻长期有效的方式,缓慢地积累有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