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作者亦舒,华裔女作家,现定居海外。她的文笔简单,接地气,好像好朋友在一起逗贫。
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家庭小女人,被离婚,工作,再婚。
子君不为生活发愁,司机,女佣,老公都雇好了,子君不为人际关系发愁,妈妈,妹妹,发小,牌友,都是在她的财力庇佑下,她只为老公生了一儿一女便完成了任务。除此便是花钱逛街打牌,照顾儿女,打扮老公。所以她眼里只有老公,儿女,打扮。别无它。
只有一样特长,领带服饰的颜色搭配,最在行,也品的出。这在离婚后,在与底层人物相处时,她是一眼看得出的。可那时候,她就凑合了。生活所迫,卖笑要卖的自然,有人给工资,有人陪聊天就不错了。
就像书里写的,当什么都有的时候,在那个环境里,不觉什么,可这一切被拿走,改天稍微给点甜头,就感恩戴德。
当这一切被拿走的时候,是最难受的,就像温室的玻璃罩子打开了,凉风进来了,习惯了锦衣玉食,一旦面临风餐露宿,心理的惶恐,心理的无助,心理的敏感,跟离婚前是截然不同的,离婚前是横气,司机停车不停在跟前是不行的,哪怕他停的靠前了几步,也得要他倒回来。离婚前是豪气,手包,围巾都送人,离婚前是挑剔,鲍鱼烫,乌鸡汤煲的不到味了,盐放多了。那个时候,她心理是安全的,随心所欲的,无感的,也因无感而而无脑。虽说无脑的女人最幸福,谁会跟无脑的女人过一辈子呢?话说回来,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的女人又聪明美丽到哪里去呢?
如果这样想,离婚对子君来说是老天的一次恩惠,给了她重活的机会,在离婚后的两年里,她挤公交车,吃泡面,为打车钱心疼。可她确是过上了另外的一种生活,一种让生命绽放的生活,自食其力。
身边的男人多了,有中年油腻但老实安全的,也有粉嫩的大学生,更有激情四射的老外,还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同性恋,对男人,她有了选择,可以倾诉自己心中的哀肠,选择卖笑捞点工作上的便宜,选择辞职,是的,她变了,变的看的开了,变得精于世故了,变得更美了。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女人,艰苦的生活没让她枯萎,反而让她绽放。
为什么呢?
1. 她有一个还说的过去的老公,给了生活费,买了房子,基本生活可以过下去。
2. 她有一个在职场15年的女强人发小,帮她解决初入职场的困难。
3. 她有她自己的气质和魅力,金丝雀的气质与打不死的小强一结合变成了无敌。
如果只说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身不由己的生活,
有一句话说的好,“我很谨慎,但有的时候毫无选择,只得冒险上路,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不羁吧,”(亦舒《艳阳天》)
子君不是不羁,她没的选,她只是在可以的范围内做自己能做的。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能做的也很简单
* 朝九晚五,临睡一碗泡面
* 报了陶瓷课
后来,陶瓷老师邀请她做搭档,她辞掉了工作,专职做陶瓷。陶瓷也不是铁饭碗,那又怎样,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迷,遇上了就上拜,她遇上了他。
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朝自己微笑,伸一伸酸软的腰,欣赏一下左右无名指的白金结婚换,简直不能相信的好运气,如此理想的便结束了我的前半生生涯。至于我的后半生。。。。。。谁会有兴趣呢,每个老太太的生涯都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