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作业
【作业1】
这个作者抽象概念占比大概是多少?
20%以上
他的感知能力是强还是弱?是好还是坏?
强,非常强
【作业2】
第一个问题是:作者想要向我传递什么样的感知呢?
作者传递以下感知:
1.把时间当做朋友不是学习管理时间,而是学习开启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思考,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的能力。
2.成功不同于成长,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只能靠积累。
3.对生活而言,脆弱没用。只有勇敢直面现实,才能运用心智做出理性的决定,成为时间的朋友。
4.有用的道理往往简单,是常识。
5.阅读本书并不轻松,需要独立思考、付出心力。
第二个问题是:这方面他做得成功吗?
作者做得很成功。他视角独特,从反面描述《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的定位。同时把大多数人对于“时间管理”和“心智成长”、“成功”和“成长”等概念进行准确的区分,破除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认知误区。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怎样做才会更有效?
目前还想不到更有效的方式。
【作业3】:300-500 字的感知
重复是最有效的方法
昨天的课上,笑来老师说学习的方法只有一个——重复。并一再强调重复,重复,再重复。这是一切学习的基本。我对这个观点深深地赞同,脑海中浮现出班里叶义同学的身影。他虽然年幼,但是极好的践行着这个学习的真谛。
叶义的领悟能力并不是很强。课堂上,他极少举手回答问题,只是默默地听课;偶尔,为了锻炼他的表达能力,临时叫他回答,也总是惊慌失措,不胜惶恐的样子。但是他每次作业的正确率极高,而且书写极为规范漂亮。接班一段时间后,面对他的表现,我总是感到有些可惜,担心他只会被动地死读书。
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了,为了锻炼孩子们随时观察、积累素材的能力,开始试写三言两语的小练笔活动。要求学生把每天所获,用三两句话做个记录。一开始,大家都很起劲,我也时时表扬优秀,进行展示。叶义的作业很普通,并不出众,表扬的次数不多。时间渐长,不少学生感觉麻木,开始敷衍,甚至停止书写。他却始终不问不火地按照开始的样子,每天上交,并保持原有的水准。到了三年级快结束时,我蓦然发现不知不觉间,他的习作水平已经达到班级最前列了。而且回看他的三言两语本,整个学年无一遗漏,即使在家病假期间,也是认真记录,返校后及时补交批改。每一篇的内容都精心选材,无一重复。语句通顺,情感自然真挚。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写得一丝不苟。我被这孩子的恒心征服。
虽然我是他的老师,虽然我也深深的知道,只要坚持练习,就会带来巨大的复利般的回报。但是,我却完全无法忍耐日复一复的枯燥,不,更准确的说,我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时兴起。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除了叹服,还有深深的自惭。再次听到笑来老师的叮嘱,我希望这次写作课,自己能好好地向我的学生学习,把重复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