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重复”,让“重复”变的更有效的方法是“不断重复”,是加大剂量,每天重复一遍是不行的,得重复好几遍,不停的重复,用最快的时间把它印到身体里。**
**和“重复”相对应的一个词是“理解”,理解科目框架,理解重要概念,高效地不断地重复,就是要找到最关键的东西,理解他,重复他。**
那怎么找到最关键的东西呢?**首先得像无头苍蝇一样不停地乱窜,大剂量地寻找相关资料,在不停地寻找中,感受框架,确认重要概念。**
什么是“大剂量”呢?**这里所说的“大剂量”,是指每次都有超过两个小时以上的连续的整段时间,并且可以持续5天以上,5天以上可以休息个一两天,但是一定要有这种大剂量的操作,要不然很多事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许有人会觉得每天两个小时,不算大剂量,但是,我说的可是长期坚持,从长期这个时间维度来看,每天两小时,我认为不算少,不信的话,自己可以尝试一下每天两小时,坚持四个月,也就是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感受一下每天两小时算不算多。
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种大剂量呢?核聚在他的课程里提出了一种方法,我认为很实用。**“制定学习计划,需要每天的学习计划,每个小时的学习计划,这种学习计划的制定,不是以学了什么为标准了,而是以学会了什么,理解了什么为标准的,这些学会了的东西,了解了的东西,要明明白白的写在纸上,要用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动笔的学习是假学习,不用自己的话语或者逻辑框架表达出来的学习是假学习。通过不断量化自己学习成果的方式,激励自己,获得学习动力。”**
**这里有两个认知要明确一下。一是,现在看懂的东西,不一定过段时间还能看懂;二是,现在背掉的东西,不一定过段时间还能背掉。人类的遗忘是很残酷的,所以写下来的东西,也需要不停的复习、总结。**
感觉自己脑力不足、体力不足,学着学着就学不下去了怎么办?番茄工作法说,一个番茄钟20分钟,20分钟休息一次。我自己测试过,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20分钟休息一次实在是太快了,可能一个问题还没研究透,一个小段落还没背完就结束了,学习时间切割的太散,还没进入心流或者刚刚进入心流状态就被打断了,所以不是个好的适用于学习的方法。
**个人觉得,休息的时间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效果综合制定。比如背完这篇文章休息十分钟,上个厕所,喝点水,吃点零食;做完这两页的笔记,起来做两个俯卧撑,站在窗口看看远方;如果背书或者写字累了就停下来缓缓,歇个十分钟。**
**这里的重点是“歇一会”!这个时间不能过长,5-10分钟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然后继续投入到学习当中,因为时间过长会破坏学习的连贯性,重新进入学习状态又需要时间,而且事实证明,如果时间太久,就不会重返书桌了。**
**在学习学到自己感觉很累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本身精力不是很旺盛,看书一两个小时就头脑发涨、犯困,感觉自己撑不住了的同学,我觉得还是可以再坚持一下的,毕竟大脑的锻炼和肌肉的锻炼是一样的,大脑持续工作的能力,也需要通过一次次的磨炼来提高,所以,对于本身精力不够旺盛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感觉自己学不下去,大脑已经很累很木了,还是应该回到书桌前,即使现在不能学新的知识点,背新的内容,做新的题目了,但坚持一下,总是可以整理整理笔记,重新翻翻错题本,复习复习刚看过的内容的吧,大脑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慢慢突破的。直到自己完全撑不住,看不下去,那么今天的学习就算结束了。**
**对于那些精力旺盛,本身就可以长时间学习的同学,我的建议是:早点休息,睡得好,才能学的好,要想长久地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充足的睡眠是必须要保障的。**
我的公众号:望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