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时代真的来了吗?
让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开始。
在写作课上,有位同学问了一个问题,大意是:
用视频做教程,对用户来说,很方便,直观,这是明确的。
但是,我们是写作课,是为了练习写作,不选择用文字,而是用视频,是不是方向错了。
尤其是视频制作过程中,更轻松,会不会让我们不自觉的就放松了对脑的训练。
首先,我认为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精准的问题,
对视频,文字做了比较。
也对学习写作的目的提出了思考,这点至关重要,做任何事都不要忘了本谋。
还外加了对大脑进化成长的关心。
那我们就先从写作的目的来展开,而不是写作课的目的(这个等会再聊)。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沟通。
所以,要选择沟通效率高的,
沟通对象喜欢,习惯的方式来操作。
因此,我们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应该聚焦于目的目标,到底要干什么。
这时候,问题就明朗了,看那种形式的沟通效率高,就选哪种。
文字,语音,图片,动图四种信息载体,在沟通效率上,各有优势。
文字的抽象性,自由性最高。
语音携带感情,二手信息播传率无其他方式能及。
图片的直观性,具象性最佳。
动图的时间维度的叠加,和真实生活的贴近性又是最好。
所以,四种信息形式各有利弊。
最后,我们怎么选呢?
我认为有两条标准:
1根据情况来选择,有时候用文字,有时候用图片。
2将几种信息形式结合起来,也就是短视频的新方式,包含了文字,语音,图片,动图全部四种方式。
那么作为教程,同样服务于最高目的,依然是沟通,教会人做一样东西,这是,应该是短视频,而不是单独的局限于文字,或者语音,或者图片。
那么有个新问题冒出来,这位同学提出问题,以及我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
为什么会选择文字这种形式呢?
因为以上是一个抽象思考分析的过程,这时候,文字优势最大。
当然,如果我要放一个证据或者例子,用来说明的话,我可能会选择图片,表格,或者其他形式或组合。这就是根据沟通内容,沟通场景来选择信息形式。
最后,回到这位同学的问题,我们是练习沟通的,写作或者说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不应该局限于文字,而是四种沟通方式的综合运用。
当然,我们使用短视频,也不是拒绝文字,而是文字,语音,图片(包含了表格,曲线等),动图的综合运用。
再回到写作课的目的,实际上,我么可以把这个写作课广义理解成创作课或者沟通能力提升课,其本质是为了提高沟通能力,沟通效率。这样问题就清楚了。
还有一个问题,对大脑锻炼这件事情,关键是用心程度,每天对大脑的定投时间和投入程度,以及科学的方法等有关联。和我们单独用文字思考还是四种方式综合运用,没有关系。
感谢这位同学的清晰准确的问题,让我对信息载体的沟通效率有了新的理解。
tips
短视频这种信息载体的沟通效率优势,就是一种皆难否的状态,所以短视频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