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写作训练
25|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知识要点】
1.“都是你的错”思维的源头:从个体的视角看自我。个体思维导致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引发对错思维——冲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关系里的应该思维。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对错就是维护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
如果我们能够容忍理想和事实的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空间。
3.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我的思考】
每个人都处在关系、系统中,都是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如要高效运行,需要软、硬件等各个组成部门的相互协作。
1.在一个工作团队中,我经常听到有些人埋怨组长、组员不会做,埋怨因为其他人没有如何如何做所以导致了现在不好的局面。
其实,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在你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提出处理方案,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个系统的良好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
2.在两性关系中,我们常常会听说有些人的关系出了问题,最近,我一个很亲近的亲戚就是如此。
丈夫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情。妻子把所有的错都怪罪到丈夫头上,认为“我辛辛苦苦付出这么多,你不仅不会感恩,还恩将仇报。”丈夫也觉得很冤,认为“在这段关系中自己总是被欺负的那一个,从来都只能够服从。”
妻子认为这就是丈夫的错,而且百分百都是他的错,所以不依不饶,甚至想要控制丈夫的一举一动。我很理解她,但是却总是为她这样的处理方式感到不妥,这样不光不能修复这段关系,反而会让两人渐行渐远。
妻子企图控制丈夫的一切,这显然不可能。而她能够做的应该是反思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从自己改变开始。
在这段关系中,妻子很强势,认为以前在丈夫的危难时刻救了丈夫,所以丈夫需要感恩,需要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这是应该思维。
而丈夫长期在妻子的“压迫”之下,反抗无效只能从其他途径寻求温暖。
3.在日常生活中,我自己也是如此。例如,我常常感觉先生没有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平时工作很忙,回到家中不陪伴孩子而是玩手机。我认为他应该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所以,看到他在家里玩手机的时候,总是对他唠唠叨叨。
但是如果他来和孩子玩呢,我又总感觉他不会带孩子,所以又不自觉地参与进来。于是我们互相嫌弃、互相指责。
【我的行动】
1.少埋怨甚至不埋怨。
2.在一段关系中,反思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并加以改进。尽可能在问题出现以前就扭转局面。万一出了问题才发现,也不要怨天尤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而使系统回归正常。
3.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改变自己能改变的。而不是试图区改变别人、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4.多学心理学。
打卡书籍:《了不起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