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论拍什么,想要让自己满意,就需要反复练习
手机受你控制,每次完成着「输入-处理-输出」。
那么控制它的人,同样需要这个路径。
人是怎么完成的:
1、我眼前的景色玲珑。
2、用手机记录下来吧。
3、让别人看到,或留着自我陶醉用。
4、我有信心,别人看到之后会惊叹:你拍得真好。
5、我竟然也认为是自己拍得好,而不是景色本身就好。
6、别人问起你用什么手机拍的啊?你可以提到是旧机型,足以说明不是相机直接导致的结果。如果恰巧你用了当下最新的旗舰机,你可以补充说明,你当时对手机做了哪些手动设置,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做到以上的目的(夹带故作高深的样子),是让你有足够的信心去拍下一张。这种「心流」的过程有多重要,流过一遍就知道了。以上不只针对夜景拍摄,简直是昼夜不分。
> 二、选择站位
站在哪里拍?
陆家嘴就在那里,它并不在乎你在哪里。那么,接下来,你要找到并到达某个位置,抬头一望,嘿,眼前的鳞次栉比挺像那么回事,就是这里了。
那如果自己不知道哪里是好的拍摄位置,请留意,哪里出现一群扶着三脚架,端视着单反相机的老阿叔,哪里的位置肯定不会差。他们站在那,似乎同时在等待着什么出现,于是吸引了边上无数文艺青年的停留。年轻人用手机轻佻地拍摄着,在老阿叔眼里是在煞风景。他们的神情之中,似乎在嘀咕:小年轻,这个站位是我们找到的,还算经典吧。
科技的进步,两代人的分野,就是从相互看不懂、瞧不起开始发生。
> 三、留意眼前的湖面
请留意到水中的倒影,以水陆为分界线,形成上下对称之美。下过雨的路面、摩天大楼的大型玻璃同样可以去尝试那些虚实对称。此外,快门速度越慢,湖面越有荡漾玲珑的美,湖面毕竟不是一块坚硬的镜子。
> 四、试试「2X」
如果手机是双镜头(甚至更多镜头),请大胆尝试「2X」的镜头(2倍的光学镜头)。这样带来的变化是,画面更紧凑,且建筑物线条笔直而不变形。如果你经常用手机拍照,你应该会发现,手机默认的「1X」就是广角镜头。广角的好处是看得更广,缺点是,处于画面四周边缘的物体容易发生变形,建筑物会有向画面中间倾倒的视觉效果。
请不要轻易使用手机的数码变焦功能,那样把画面拉得很近,实际上是自欺欺人,带来的结果是画质跳楼式下降。除非用来偷窥远处,平时请坚持只用光学变焦。
> 最后一点
有人喜欢在夜间拍人像,这点上非常考验两个人,就是拍的人和被拍的人。如果为了被拍主体不虚,镜头前的人需要像哨兵那样,肉眼看上去一动不动。摄影师要想英雄黄继光那样,也是一动不动。双方相互僵持数秒,因为一路人从中间飘过,他俩会一起在心中骂娘。因此,用手机在夜间拍人像,请找到更亮的光源,或者干脆来虚的(故意把人拍虚呗,也许就叫抽象派、先锋派,这也说不准)。
想到一点:拍风景,允许且应该让画面里面出现人,虽然此时的人不是画面的主体,但,这样画面便有了生命律动的迹象。
> 好像还差一点
拍夜景的时候,请祈祷路人不会意外触碰到你身体,因为瞬间会带来「巨大晃动」,导致成像变虚。
同样,你走路的时候,别用身体撞到另一个正在创作的躯干。
大胆建议,你们可以用心灵去相互冲撞,这样的夜色,岂不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