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投记录里,显示了681天,这是在定投人生课堂跟随笑来老师学习的时长。今年老师生日那天,没有好好输出自己的收获,一直惦记着。看到群友们推的贵人专栏,我特别想分享下,感恩贵人笑来老师的帮助。
那么,我有了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死心塌地读书。
以前说爱书,可能只是口花花,东看看西瞧瞧,也不细究,看至兴处也不过一个好字。看得烦闷了,也就随手一丢,从不知道求真务实本来也需要耐得住寂寞。但加入老师的定投人生课堂(《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践行版)后,几乎每天都在听老师分享一个小主题,每一次都被老师深刻的思考和逻辑分析深深吸引。同样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就能讲得如此透彻?
比如,听老师分享乐观主题,乐观是需要经过很多挣扎才能习得的,而乐观的五个 方法论的底层逻辑是构建安全感。人终究要死去,为什么还要苦苦去习得一个好的品质,因为"让下一代学会乐观,死亡就不可怕了,甚至进一步,死亡有了意义。"这样的分享即宏大又朴素,老师读了多少书,才能把一个事情想得如此清楚,而类似这样的分享,我在定投人生课堂里,几乎每天都在沉浸式学习,这才真正让我彻底死心塌地地读书,一本接一本地读书。
正如老师说的,读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镜像世界,明明看的是一样的东西,但是,通过读书习得一个信念,甚至一个抽象概念后,看到的东西竟全然不同了。
每年写的50本读书计划,往往都是到了新年悄悄抹掉了。但今年从财富专题读到育儿专题,再到哲学,曾国藩、卡耐基、塔勒布、陀思妥耶夫斯基、王东岳、纪伯伦、尼采等大师们的传记或书籍,翻开就停不下来了,明明很多困惑,都在书里,我们却还在原地踏步地不断重复旧有的模式,
真的如老师所说,读书让人变得谦卑,因为今天会觉得昨天的自己笨。
二、彻头彻尾反思。
越是学习,越是惭愧。我最近很喜欢跟朋友分享一个词:朴素。真正精神富足的人,并不因为财富的增长,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老师在定投人生课堂里教育我们:别装,千万别装,有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日子。我心里一咯噔,老师的境界还要高得多,几本畅销书加长销书已经让老师实现财富自由了,但是老师依然坚持朴素无华的原则,并不因自己有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老师在种"树",通过定投人生课堂带领13000名普通人践行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给我们带来了理念上的冲击和行动上的改变,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道。
老师在种"树",今年启动的大学生鸿鹄计划,想想都觉得特别开心。传统学校压根不开这样的课,让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还未踏入社会就有了长期主义信念,这个意义真的太重要了!想想我们自己年轻时候踩过的坑就知道了。我们哪里懂得"原来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哪里懂得"选择价值标的是第一位的,然后用长期定投策略把个人价值存储起来就是最省心省力的策略",省下来的注意力做什么呢?增加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这才是在市场上长期存活的根本。人生定投课堂的课程设计无不在给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理念:传承。想想都觉得开心,孩子以后也能跟随这样的老师,避免很多人生路上的坑。
老师在种树,定投人生课堂启动了植树计划,招募这方面的人才加入,在云南和敦煌都已经完成了上半年的种树计划。这些事情的背后无不是老师对于他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
如此真诚靠谱的老师,让我学会了彻头彻尾地反思:虚荣、欲望、攀比、畏难等恶习,需要通过很多很多挣扎才能改变,真正反思起来:到底我耗费了多少注意力计较鸡毛蒜皮?对我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为此要做出哪些调整?真正要落实的行动有哪些?
其实,要做到朴素,需要强大的实力。这才真正晓得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些理念上的转变,收获其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蝴蝶在思维海洋里扇扇翅膀,引来的是日常生活里巨大的改变。我减少了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碎念冲突,减少不必要的物欲支出,减少了对于追逐攀比的时间焦虑。那么增加了什么呢?思考、沟通、输出、分享、反思、践行、再反思。
说个有意思的事情。我有时候会觉得老师挺苦的,因为一路总是经历了特别多的非议,而定投人生课堂这样的模式,一样也会让圈外人看不明白,就像老师说的:从教大家定投开始,就已经做好了背负骂名的准备。太苦了。
所以,我开始对"苦"的滋味特别感兴趣。我开始读传记,深深地为大师们即便困窘至极,即便面临主流非议,却仍然对生命保持极致纯粹的态度吸引。原来,我真的不懂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工作不顺意苦么?家庭关系有矛盾苦么?买不到想要的东西苦么?没有实现功成名就苦么?我买了100%的黑巧克力,包装上提示:;非常苦。我已经吃了有一个月了,真的非常苦。以至于闺蜜想要很多次,我都没给,直到上门讨要,结果竟是吃了一口则吐槽到:这不是作践自己的胃么?
而我,却很想知道,真正习得一个抽象概念,是不是真的需要很多很多挣扎后才能消化。这是老师本人的生命经历,给了我彻头彻尾的反思。
三、认真尝试健身。
我们总是口头说,身体最重要了。但在时间分配上,醒着的十几个小时里,一定会发现除了至少八小时工作外,身体锻炼每天20分钟都很难做到,这是大部分人的情况吧。即便是加入了人生课堂的前一年里,尽管社群总是不断提倡健身,也有健身达人的很多分享,但是要习得一个好的习惯,真的是特别难。尝试几天可能又放弃了。
今年发现,定投人生课堂在这方面的运营有了更多的尝试。我的微信群里多了一个"行走的荷尔蒙",每天开着队友们晒自己的跑步、拉伸、健身动作等图片,每天打卡自己的训练日记,还有特别坚持输出的毛毛虫教练每天晒着健美达人的卡片以及一句特别直达灵魂深处的励志语,比如:你连自己的肌肉都搞不定,还想搞定别人的心?终于,我开始在挣扎着要不要起床的瞬间,仿佛被推了一把,穿上跑鞋再说。我开始尝试跑步。
现在已经坚持了近3个月了。从瞎跑,到开始关注心率、步频、场地、装备,一点一点地真正觉得这个事情不仅值得做,而且还可以通过慢慢学习变得专业。而愿意变得更专业,意味着你愿意让这个事情变得更珍贵。
瞧,不知不觉,我又跨越了一次思想转变的跨栏。而且,当我真正感受到了"跑步一小时,精神一整天"的喜悦后,我迫不及待地尝试邀请了一个朋友也开始跑步,也坚持了一段时间了。想起他第一天跑的时候,分享跑了1公里就已经觉得够呛了,昨天他分享了自己的截图,4公里都已经是可以适应的强度了。他感谢我的引导,从之前觉得跑步不适合自己,到现在觉得自己受益于跑步这样的有氧运动,又有了新的收获。这过程中,我们彼此得到了鼓励,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拿到最大收获的还是自己,你看,仍然是跑步小白的我,从这样的经历中,收获了巨大的长期坚持的动力。
四、学不完的榜样。
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了。践行却要等到定投人生课堂的社群学习开始。这个社群里,幸好老师早已经传授了"不要瞎跟别人比,要跟昨天的自己比"这样的成长理念,不然打击信心那真是常有的事情。
当我以为我其实符合自律标准的时候,我会发现凌晨五点多,已经有不少爱学习的队友已经在健身或读书;
当我觉得自己符合正能量标准的时候,我会听到一些故事,一个女性队友目前仍然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身兼多职,同时坚持每日零花钱的定投,她觉得自己并不苦,因为还有希望。只要在做正确的事情,她想想,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一定可以把钱还了,而且还获得加速成长,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我觉得自己符合了乐于分享的标准的时候,我会发现训练营的队友们毫无保留地分析自己的成长经验,恨不得手把手地扶你一把。
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践行长期主义的朋友,我的注意力被他们的故事牢牢吸引,而这,不正是我所向往的求知状态么?信息爆炸的时代,哪里都是巨大漩涡,而我在这样的一个社群归宿里,在漩涡中心里安于学习、加速成长。
七年之约,不到两年我有了这么多受益终身的收获。那么,五年之后呢?"希望"种子,真的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宝贵,而老师,在每个定投人生课堂的学员们的心里种下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