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的收益是可预期的,是有限的,是有顶的,是有玻璃天花板并且不高的。
相反,另一些事情的收益是无法预期的,是无限的,是上不封顶的,意料之外的,是无法想象的。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人类大部分时间在大自然当中为了生存而挣扎。试想有两个原始人,其中一个去追捕猎比较容易逮住的兔子;另一个原始人异想天开想要把迁徙的野牛群用机关和陷阱捉住。第一个原始人很快捉到了兔子,虽然不足以饱餐一顿,但不至于被饿死,于是他有机会繁衍后代,他的基因就流传了下来。第二个原始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却更有可能因为一无所获而饿死,即使偶然用陷阱捉住了一群牛也因为没有冰箱,没有做腊肉的知识而仅仅是饱餐一顿,剩下的都被秃鹫和鬣狗吃掉。第二个原始人留下后代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我们大概率是第一类原始人的后代。我们天生喜欢可预期的事物,天生喜欢确定性,即使它们的收益是十分有限的。
面对无法预期的事物,我们会本能地抗拒去想象它那可能的无限的收益,我们没法把那收益在大脑里具象化。甚至很多事情我们就是完全没办法想象出来。就像原始人没办法想象出制作腊肉的方法,也没法想象出冰箱这种魔法般的机器竟然在某天能被人类创造出来。
面对无法预期的,无限的,上不封顶的事物,我们天然会低估它的概率。或者说我们人类对概率的认识本身就很粗浅,不管是低估还是高估,我们几乎没办法准确预估它的概率。
概率本身就是基于多次重复的过程中某件事情发生的次数。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50%并不意味着每重复两次它就发生一次。而是有可能前十次它都没有发生,后十次它都发生了。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是10%,并不是说重复10次它就一定发生一次,而是可能前10次它都发生了,后90次它都没有发生。早年我在做互联网广告数据分析的时候很喜欢的一句话是 —— “样本数量小于1000,没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很多广告都是按千次展示付费的。无论概率是多少,在样本数量小的情况下,展示出来的结果都是没有规律的。都是不能作为决策依据的。
基于此,我们做决策应该抛开具体的概率判断,不去思考它的概率是10%还是90%,而只去思考事物成功的概率是0,或者不是0。也就是说事情到底有没有做成的可能性。
所以面对收益无限的事物,我们的最佳策略应该是:只要它有做成的可能性,并且可能的最大损失是我们能够承受的,那么就应该主动去做。
面对收益有限的事物,我们的最佳策略应该是:避免主动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反正你不可避免地会被动地做这样的事情。
养猫就是明显的收益有限的事物,付出些许的金钱,些许铲屎的时间,获得有限的抚慰。生孩子显然是收益无限的事物,在你能够承受生孩子的成本的情况下,一定要主动去生。猫不可能去上学,猫不可能和你聊天,猫不能去工作,猫不可能在成就上超越你,但孩子可能。前段时间我5个月大的儿子在凌晨4点哭醒,小家伙在吃饱了之后躺在婴儿床里对着我笑了一个小时。这一小时我浑身充斥着巨大的幸福感,当时觉得就算现在马上就死掉,也不觉得很遗憾了。这样的场景在生小孩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在这之前我们唯一可以判断的就是,生小孩是收益无限的事。
最近公司成立了供应链中心,立项研发铁加皮结合的家具,需要我们事业部提供资源配合。我们原本做的家具几乎都是纯板式的。目前线上市场也几乎找不到铁加皮的家具在售。而做任何项目都是需要消耗资源的,最起码大家需要投入30%的工作时间在新项目上面。老的业务可能会收到影响。我部门的同事找到我抱怨铁加皮的产品在线上看不到市场需求,并且挤占了很多工作时间和精力。我和他们说,铁加皮的家具在线下已经验证了是成功的产品,线上没有同类产品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价值高,消费者在线上只能通过图片和问题感受产品,不愿意为价值太高的产品付溢价。如果我们能把这类产品的价格降低到消费者愿意尝试的区间,那我们就是线上能供给这类产品的唯一商家,我们的收益可能是无限的。哪怕这件事情失败,损失一些金钱、时间、精力,我们是可以承受的。那么这样收益无限的事情我们就一定要主动去做。
这样的新项目从开始立项到产品开发完成,到开始上线售卖能够看到是否成功,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然而项目才开始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遇到了意外的好运。由于项目前期需要去工厂调研,我们去的一家工厂的展厅里面有很多样品。我们发现这些产品都只用了12mm厚的板材,而我们用的是15mm的板。我们详细询问了工厂之后了解到,这些产品和我们销售的渠道是一样的,并且消费者很喜欢这些产品,由于一些技术进步,12mm的板强度和承重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部门负责产品开发的同事由于在这个行业里有多年的经验,反而在潜意识里就默认板材的厚度最低只能是15mm,虽然之前也用12mm的板打样了一两个产品,出于被过往经验束缚的原因没有在大货产品中使用。然而12mm的板对比15mm的板体积减少了20%,这就意味着在产品运输环节我们能节省20%的成本,产品的最终毛利可以提高差不多6个点。这是极大的效率提升。
由于铁加皮家具产品的这个项目是收益无限的事物,在项目失败的最大损失我们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地去做了。我们能想象得到的是,半年之后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会有无限收益,这个项目失败我们也承受得起它的损失。然而12mm的板对比15mm的板的巨大成本降低是我们无法提前预想到的。这种意外的好运也是无限收益事物吸引人的地方。至此,铁加皮的项目哪怕在半年后被验证为失败也没有关系了,因为相比投入的成本,6%的毛利增加的收益肯定远远大于投入。
当然上文讲的主动去做收益无限的事情的前提是这个事情的最大损失我们能够承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问题在于积累太少,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更有甚者不光没有积累,还负债超前消费。没有积累的年轻人就像没有冰箱没有制作腊肉技术的原始人一样,贸然选择收益无限的事情反而会让他们万劫不复。
好在我们处在生产力极度发达的时代,只要愿意劳动,只要能分清想要和必要,不去过度消费,积累一定的储蓄,有一定抗风险能力并不是困难的事。当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现实中有太多的陷阱和黑洞会阻碍你完成积累。然而你一旦真正认知到收益无限的事情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一旦主动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目标。那么第一步的积累就会是必须的,也是自然而然就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