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己太累。
人一疲惫,就容易发火,一点就着。
有天晚上,我真的太累了。
重感冒、没午睡,
再加上带了一整天的娃,
到了晚上,我浑身没有一丝力气,感觉随时都会倒地睡着。
这个时候,我开始提醒自己:
深呼吸、不要烦躁、不要生气。
但,还是因为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发火了。

当时我在浴室,准备给孩子洗澡,
在我把孩子的睡衣往置衣架上挂的时候,孩子妈在耳边唠叨了几句,我有点分心,然后睡衣就掉地上弄湿了。
我忍不住发火了,捡起衣服,用力地甩到脏衣篮里。
等我拿了新睡衣回来的时候,
发现球球不在浴室,
原来她气呼呼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她板着小脸说:“明明是你自己弄掉衣服的,你还生气。”
你看,我生气,给孩子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事后想想,真没什么好生气的。
自己当时怎么会生气呢?
想来想去,觉得就是太累了。
后来我在“游戏力”的微信群里听到一个分享,大受启发。
原文摘录如下:
“我的一位朋友,先生在国外时间比较多,自己带两个孩子。
她说下班以后,她很少直接回家。
虽然知道托管班对孩子的帮助不大,但是她依然选择让孩子放学后到托管班待一会儿,晚一点去接孩子。
为什么呢?
她说自己要在下班和回家之间,留出一个小时给自己。
要么去健身房,要么去美容院敷个膜,要么到茶餐厅小坐一会。
总之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和空间。
她说这个时间特别重要。
工作的疲惫,家务事的繁杂,她做不到应接不暇地穿梭于两者之间。
她需要休息和调整,然后再去接孩子回家,辅导作业,洗洗涮涮,当一个温和的妈妈。
否则,即便回到家了,看到孩子的功课,家里的琐事,也会很容易被引爆,弄得大家都不欢而散。”
我觉得这个分享太棒了。
**孩子需要妈妈,这是事实。
更大的事实是,孩子需要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与其身心疲惫发脾气,不如给自己放个小假,让自己有个缓冲。
下班回家停好车,在车里闭目养神5分钟,或者在小区散步5分钟再回家;
周末带娃累的时候,给孩子看会电视,自己休息一会,给自己充充电;
每周争取给自己放半天假,让自己去上个美容院或喝个下午茶。
最后,我想说的是:
亲爱的奶爸奶妈们:
**磨刀不误砍柴功,休息片刻身心通,
情绪稳定有耐心,到家孩子更好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