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大部分的政客是骗子,川普是个政客。(这是不确定能推理出川普是个骗子,只能说他在多大程度上是个骗子呢?)
认知偏差:处理不确定性的主管现实, thinking fast or slow(第五轮第六轮的逻辑课)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比如追一个妹子追不到,就说妹子有问题,不好。
因为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改变观点比改变行动更加容易,所以》》》》
科学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情绪是决策能力的基础,白马黑马车夫是要协同合作的,马车远离
非形式逻辑:——大部分的政客是骗子,川普是个政客。(这是不确定能推理出川普是个骗子,只能说他在多大程度上是个骗子呢?)
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学会如何提问,如何思考,如何选择
你就不会害怕,不会在抗拒,并且拥抱
你就拥有了反脆弱性,
我们希望拥有最终的选择权
你是如何进入逻辑的世界?
引爆点是什么?
逻辑的世界和之前的世界有什么不同呢
一.进入逻辑世界
也许逻辑世界的开启是从我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开始的。
毕业去做了父母想要我做的工作高校辅导员,上班的四年里我考上了编制,最终却辞掉了工作,紧接着结了婚生了孩子还换了城市,在工作选择上的失败促使我积极地去寻找心灵抚慰。具体到底是怎么样开始的我也忘记了,主要都是通过阅读比如《少有人走的路》,《把时间当作朋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人生是长期而持续的积累》,《推倒思维里的墙》《活法》《乌合之众》等等许多书籍来给自己加油打气。学校组织的辅导员职业生涯培训让我沉浸式的体验了心理学带来的震撼,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网络开始找资料学习,比如在网易公开课学习著名的哈佛大学公开课TalBen Shahar教授的幸福课,从那之后我开始规律的健身,开始记录晨间日记,开始定制每一年的读书计划,开始努力摆脱自己抑郁的状态。通过实践我变的更加自律,有规律的阅读,健身,还有学习。随着行动力的增强,实践的时间变长,脑海里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清晰。我忽然有一天意识到当下才是唯一最重要的时刻。也开始理解那一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每次想要退缩想要逃避的时候,就先让身体动起来。
二.引爆点
也许是当时的我没有按照自己选择方式去过日子的那种痛苦,焦虑还有迷茫,促使着我从各个方面去寻找解药让自己思考再思考。虽然我清楚的意识到父母可能是担心我找不到工作,才会帮我找工作,但是我却觉得他们不够爱我,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是需要让她成长的,像这样把我拴在他们的裤腰带上,丝毫不是对的爱人方式。而且我们在生活习惯上慢慢出现巨大的差异,比如我开始追求自己想要过的理想生活,而父母的习惯还停留在过去,甚至在对待我已经长大这件事情上,他们丝毫没有察觉。我一个人住在父母给买的房子里,他们每个月来看我两次,来之前从来不提前打招呼,有时候我下班回家发现父母已经到家开始收拾屋子了。父亲不愿意脱鞋踩我铺好的地毯。母亲随时开门进房间,这些小事情每一次都让我痛苦不堪,主动沟通都换来父母一句小题大做,经常爆发剧烈的争吵。当时的我也还不知道,父母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和分歧,这些情绪上的包袱,我是不需要去承担的。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我成长中的重要课题,我虽然不是“父母皆祸害“的言论支持者,但是我却非常认同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能不能开悟,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都是需要经历巨大的改变和思想挣扎的。说的难听一点,有一双开明讲逻辑的父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三.逻辑世界与之前的世界有何不同呢?
生孩子之后的我毅然决定辞职,对刚刚拿到的编制毫不留恋。这对我父母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件事上,我有亲身体验。孩子的成长百分之百就是父母的责任。与其每天花时间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养老工作,不如把时间全都花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因为相同时时间里,对于我的孩子来说我是无法取代的,而对于工作来说,没有我还会有下一个。工作带给我的价值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所以虽然结婚生子非常突然,但在辞职这件事情上没有太大的犹豫。毕竟成长是一辈子的事,
自从开始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坐月子的每一天都捧着一本厚厚的《西尔斯亲密育儿》看。真正叫做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这个阶段我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健身变成产后恢复,阅读的范围全部锁定在育儿书上。不再写晨间日记,但是每天都记录孩子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都快要抑郁了,生活中的自己全部消失,全部的生活都是孩子。而这个时候我主张的科学育儿法与父辈主张的迷性思想民间偏方育儿法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甚至因为我支持我家月嫂的育儿方式,被我妈曲解为我故意在她面前摆脸色。矛盾冲突每天都上演,我清楚的看到讲逻辑讲科学的人和非逻辑不理性的人之间的差别有多么巨大。讲个最好笑的例子。孩子晚上夜哭,老一辈的人说是魂丢了,要我把桃木扫帚倒着放在门边上,轻轻的喊孩子的名字。听完这个鬼故事我就吓哭了。孩子夜哭可能是因为饿了,尿了,病了,白天不够累,晚上不想睡,无聊了等等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去关心床上的孩子,而是去门口喊名字,这是什么逻辑?。更有甚者,为了锻炼孩子所谓的自主入睡法,看着监控器里仅仅3个月大的孩子在床让挣扎,而无动于衷最终导致孩子窒息生亡的新闻看的我头皮发麻,脊梁骨嗖嗖的发凉。真的难以想象我们小时候是如何长大的,也真庆幸我至少身体健康地长大了,我也渐渐理解很多人都难以开始独立思考的原因。
在讲逻辑的世界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安全感。一旦进入逻辑世界,很难再往外走,因为你已经无法再回到当初那样的生活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