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友的保险相关提问回复:
今天看到大家在群内讨论疾病和保险,分享个人的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1.保险是给自己突发事件加的一层兜底措施,首先要明确保险姓“保”,所以应该关注的是保障,而不是现在很多市面上宣传的保险万能,甚至买保险锁定什么“高利息”。
2.意外险和医疗险建议一定要配置,都买年付的消费型就可以了,两个加一起基本保障,一年也就是几百人民币,年龄大点也就是一千多人民币,真如果用到,杠杆率绝对划算的很。
3.重疾险(大病险),对于本群的各位而言,个人不是十分推荐(但需要做好现金类资产的预留),之前支付宝中有个相互宝,原本是我经常给身边人推荐的,可是近期马上下架了(在我看来下架主要原因,就是动了保险公司蛋糕,直接要把重疾险这款产品搞死的节奏,现在看来,最后还是既得利益团体更强大)
4.年金险和终身寿险,咱们群的各位可以基本直接忽略,要论风险隔离,数字资产完胜保险。
关于战友提到的“现金流游戏”回复:
现金流游戏,主要在于让参与者更好的明白到底什么是“资产”和“负债”。
能创造正向现金流的才算的上“资产”。
不能创造正向现金流的,甚至还会消耗正向现金流的,基本都可以定义为“负债”。
比如近期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房子。
如果你的房子是出租,而且租金大于房贷,或者说没了房贷,那么按照以上逻辑,是全做“资产”的,这里先暂不考虑笑来老师讲的生产资料逻辑。
但如果是自住房,没有任何收益的同时,还有物业费等等负向现金流,那就妥妥的算“负债”了。
想赢得现金流游戏,除了做好相关风险防控外,最主要的就是增加“资产”,然后进入快车道后,更多的购入更高收益的“资产”。
就像有了一定资金实力保障,才能参加BEE项目有点类似,可以理解BEE就是快车道,BOX相当于在慢车道中能选择到的比较优秀的“资产”。
(个人觉得《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大家有机会还是可以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