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偶尔会在网上看到一些这样的人,因为不满现状果断辞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生活暂时窘迫。前些年那位喊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年轻教师,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许多人对此的态度都是点赞、羡慕、支持、鼓励、祝福,大家都纷纷表示其实自己心中也有一个“诗与远方”。那段时间大家围绕着这个事件着实的热烈讨论了一番,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快归于平静,大多数人该干嘛还干嘛,接着当吃瓜群众。他们继续过着原来的生活,理由也简单:我也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现在做不到,因为目前的工作至少有保障,因为有房贷要还,因为孩子要上好学校,因为家人不同意等等。所以,那种想要的生活就放到以后再说,然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以后了,一生就这样过去了。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用传教士和雇佣兵来比喻对待工作不同态度的两种人:雇佣兵只是为了钱而工作,先生存下来,至于梦想以后再说。但传教士则不同,他一开始就是为了一个崇高的愿景在工作。
雇佣兵的做法在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最现实的东西,许多人就是因为家庭贫困,为了生存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这种情况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温饱,根本无需直面惨淡的人生,但依旧抱有雇佣兵的思想在工作。这样做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在拿自己一生的时间和生命做赌博,最终过着随波逐流,逆来顺受的生活,他们根本没有真正活过,实在可惜。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些人早早的就就确立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这些目标与钱无关,关乎梦想。无论他们处境多么困难,都没有放弃自己当初的正确的选择,怀抱理想,激情四射,始终如一,不改初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终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收获了财富,他们不虚此行。
雇佣兵和传教士代表了两种人生态度,结局也是截然不同,这一生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只在我们一念间,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not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