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宇宙哲学底层好像一只咬着尾巴的蛇,对立而存在,极端处相连。
对立而存在
什么是对立而存在的?表面上看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如果没有了另外一方面,那么这方面也不会存在。例如,没有了黑暗,光明何以存在,没有光明,黑暗何以存在。所以,光明并没有黑暗高级,他们相互需要,只是表现出了宇宙的不同方向,展示了事物的不同状态,显示了不同方向的能量所在,罢了。例如,荒谬与意义。表面上看意义是正向的,如果有意义了,就不需要荒谬了,而实际上荒谬是意义的一部分,意义需要荒谬,荒谬需要意义,他们之间相互牵扯而存在某种平衡。对立而存在的哲学底层架构,让我们无法追求完美,因为我们所认为的完美是单方面的,但是单方面无法独立存在。例如,如果说一个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可能会说,一切都是想要的样子,没有事与愿违,但是这样的生活会是好的样子吗?不是的,如果一个人生活中没有未知,没有挑战,没有困难和波动,那么这个人就会发疯,甚至会想办法怎么开始折磨自己的。
人类需要安全感,同时也需要未知和不安全感,因为生命需要发展,生命需要探索,生命需要冒险。所有的一切都要好坏参半,这样才能一点点地消亡,一点点地新生,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是完美的了,那么就不需要发展了,不需要发展了,一切就都是停滞的了。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愿力,没有改变的渴望,那么人生就只剩下了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只剩下熵增的过程,熵增是让一切消散,一切归零。
接受不完美,拥抱不确定
因为对立而存在,所以我们要大胆地接受那些不完美的地方,还要大胆地探索未知的部分,在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地向前发展。接受一切,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实力。脆弱的人无法接受不完美,因为对于自己没有信心,对于未来没有信心,所以想要现在就变好,现在就是完美的,但是可怜的人,并没有当下完美只说。
完美是一个持续向好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当下的状态。要知道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也是不完美的了。在另外的角度上来说,如果我们是完美的了,那么生命有什么意义呢?那些不美好,让我们存在,不美好是低谷,让我们感觉真实。而那些美好的高光时刻,是高山,让我们改变。我们同时需要存在和改变。存在是一种状态,是不完美的。改变是一种愿力,是一种趋势,是一种生命向好的过程。我们会从山谷到高山,也会从高山到山谷。生命是一场波,当下看都是一个个的时点,拉长时间维度来看,生命是一条曲线,所以生命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当下的状态,不管是高峰还是低谷,都会过去。不要陷在当下的状态里面。当下的一切表象,都是滞后的,想要改变,唯有改变未来。所以未来代表改变,未来代表高峰,我们才会天然地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感觉,因为那一切是未确定的,未确定的,才是有可能变好的。这应该是每个人应该知道的真理,为什么到现实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人想要速成呢,想要2个月就改变自己,想要3个月就转变人生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春播秋收的道理吗?难道他们不知道今天种下的种子,明天顶多是发芽呢,并不会开花和结果的啊。所以啊,人们头脑中存在很多悖论,但是若无其事地继续生活中,生活中充满了一团乱麻,永远都无法解开。
极端处相连接
世界的哲学底层像一只咬着自己尾巴的蛇。有时候我们会处于一种让我们怀疑的境遇里面,感觉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感觉没有尽头,没有希望的样子。这都是错觉,相信我,再熬一段时间,所有境遇都会斗转星移。当然,不要想着两三个月就会改变,有时候相同境遇的状态下会有两三年的时间,看起来无比漫长。回望过去,几年时间不是很快吗,所以任何境遇也都是很快的,只不过当下会有错觉。希望永在,变化永在,我们对于变化的感知是滞后的,因为我们只有看到外在表象变化了才能感知变化,而外在表象是滞后的,所以其实已经在提前变好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直处于相对顺遂的境遇,也一定要知道,其实环境一直在变,低谷也在到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害怕和恐惧黑暗的深处,要知道底层拥有光明的力量。不要谄媚于阳光,因为阳光底层也会有黑暗的幽深。不要简单地用连个极端的判断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要有道家的八卦思想,知道一切都是相依相辅相成的。这样看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焦虑了,没有那么多的恐惧了,因为很多单方向的事物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觉和想想而已。
一切都在变化,所以要拥抱变化,接受不完美,永远乐观积极,永远包容,永远有一股生长的精神力。
(关注我,日更原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