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可又要工作了?**
根据世界银行(WDR-2019-CHINESE)的估计,2019年世界人们平均工作年限是38年,而中国人平均工作年限为40.1年。
也就是我们毕业后进入社会后,到退休前,有快40年的时间都是在工作。
工作这个词对大多数人都太熟悉了,人们很自然认识了它,接受了它,也在把人生大部分时间投入了进去。
**你都一直在工作了,想过工作究竟是什么吗?**
我们今天聊一聊,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一个很重要的词:工作。
## 一 什么是工作
这么熟悉的词到底是什么
> MBA智库百科给的定义: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生产是可以创造价值;而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不创造价值,如无用功。工作就是在长时间内做重复的动作。通过工作来产生价值,通过工作换取一些物质,通过工作来寻找生活的目标。工作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不喜欢这个定义,既不清晰,也没有用,而且很过时了。
大家眼里,工作是什么呢?
工作就是来赚钱的,养家糊口。
工作是实现理想的手段,是来追求更好的生活。
工作就是
**这里给工作一个简单的定义:**
**工作,是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能创造价值并获得回报的事情。**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工作需要具备的3个要素:
**1.能创造价值**
通常是给公司和平台创造价值,给社会创造价值。
**2.能换来回报**
有金钱的回报,有成就感幸福感的回报,有社会地位的回报。
这里的回报通常都是人们所期望能感知到的回报。
**3.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

此外,工作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工作是动态的,可以变化的**
工作的具体内容每天都可能不一样
跳槽换工作,工作岗位,工作平台也是变化的。
**2.工作不是永久的**
退休了就不需要工作了,失业在家也是没有了工作
财务自由了,有了“睡后收入”,也是不需要工作。
知道以上工作的定义和特点后,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 二 对于工作,我们可能做错了什么
对于一个可以变化的事务,我们当然是希望他往更好好的方向发展。同样,对于工作,当然是创造的价值多,希望工资高,花费的时间少。
那么从上3个工作的要素来分析,
**1.创造价值不够**
工作总有不顺心和疲惫,逐步甚至开始浑浑噩噩,划水摸鱼。
那么创造的价值就逐步变小了。
> 当价值低于价格的时候,很简单,这个东西就没人愿意支付购买了。
工作创造的价值如果不够,很可能就会失业或者被时代淘汰。
**2.希望回报多**
我们能感知到的回报,最多的是工资,也有社会地位和成就感。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多,这没有问题。
但是工作是动态的,如果我们只是看到工资的提升,我们所采取的策略很可能就是为了业绩拼命失去健康身体和家人,不断跳槽,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取眼前的利益。
> 眼里只盯着钱,是赚不到钱的。
同样,眼里只要回报,最终也没有什么回报。
**3.希望少花时间甚至不花时间**
当然想要“躺着也能赚钱”,但在工作积累的时候,投入的越多可能收获的越多,量变的可能性越大。
> 你想要的财务自由,不过是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积累。
一开始工作上不花时间,没有积累,终究也浇灌不出枝繁叶茂的财富森林。
## 三 对于工作,我们可以做对什么
这个世界还有更神奇的地方。
你付出一份时间精力,不等同于有一份价值创造,也不等同于一份是回报。
有可能价值回报变少,原因可能是工作效率低或者工作模式不匹配。
有可能一份时间换来多份价值,重复卖出多次,这就是个人商业模式的升级了。
**焦点放在价值创造上,要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是否被需要,被谁需要,能不能做的更好,创造更大的价值。**
**焦点放在回报上,可以思考自己的价值如何被更多人看到。**
**焦点放在时间精力上,多想想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么才能让一份时间的付出可以出售多次。**
还有一个角度,人们常说:
> 功夫在诗外
**工作的提升,有没有可能在“工作之外”呢?**
工作的经历磨练,实际行动都在工作里。而工作中,就是需要投入时间和注意力,才能积累。
工作之外是生活,应该和工作分离,去享受和体验,否则就一直“996”了。
但是工作之外的还有:学习进步,家庭和睦,社交关系。
这些都是会影响和改变工作的。
这里还有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心态心境。
你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就会有积极的效果。
你跳到工作之外,审视一下自己的心境,再投入其中,会有意外的平行时空感,看看现在的自己在工作如何的成长和起伏。
> 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工作,记住最重要的,为自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