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五点早起直播共读的第五天。今天我们共同的是《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的宣言部分:促成改变的强效秘诀。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要改变的事情。但是我们怎么样去改变呢? 这一节它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改变,那就把你想要改变的结果用宣言的形式喊出来,大声的喊出来,向宇宙喊出来。然后去做就行了。 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在进一步的纠偏。调整直到自己达到目标。 今早的共读我们六个人就这短短的一篇文章共振出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我把自己的收获以小点的形式输送出来。 1.用“做”,倒逼改变 记得大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有意培养她高效学习的习惯。 当时,我知道,要让孩子高效学习,不仅要让她情绪上愿意,还要她能做到。 于是,从那时起,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无论有没有作业,我们都会要求她先学习一会再去玩。 开始,孩子是很不情愿的。 我们用了好说,物质奖励,玩耍奖励的方法,虽然孩子还是在做,但总感觉不够积极主动,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而且,那时我家老大还很好动,在她不愿意的事上注意力总是不能集中,她的小动作特别多。 为此,我苦恼了一两年。 直到有一天,我认识到言教的无力感,于是决定和孩子一起学习。 当孩子写作业时,我也拿本书看书。 当我要求孩子阅读时,我也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还组织过家庭阅读小组,一本书,我们轮换读,读到有意思的地方会说出来。 通过长大一年多的陪伴,孩子后来爱上了读书,有时晚上看书到耽误睡觉,我们不让她看了,她还在看。 这件事就充分的说明书里的一句话:你听到了,会忘掉;你看到了,会记住;你去做了,会了解。 我们给孩子讲再多要多读书,多读好书,好好学习的话是没有用的。 但当孩子看见父母在投入的学习,她也会沉下心跟着你一起。 我和我家孩子最温馨的时光就是,周末,我们一人一本书,坐在阳台,沐浴着阳光,沉浸在书里,那时时光的流淌是缓慢的。 2.想的太多,就会很内耗 有人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自己不熟或有挑战的事,心里就会出来很多的担心。其实有些担心都是想出来的,在真实做的过程中出来的问题未必就是你想的。 就像我们最开始直播时,我们也担心自己收拾的不够漂亮,自己的口头表达不够好,自己内心的存货不够多…… 各种担心。 当你一直想着这些担心时,你是不会开始,不会突破的。 那解决的办法就是:先干起来再说。 对,就是行动。 只有行动起来,你才会遇到自己真正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直播这件事上,而不是自己的妆容等。 我觉得高丹就说的很好,不管说做线上还是线下,别人都不尴尬,你还有什么好尴尬的。做起来就好了。 不要有不好意思。不要让不好意思成为你的拦路虎。 今天早上的共读我们六个人全情参与,积极发言,通过思想的碰撞,我们读出了一个人读书读不出的效果,真正实现了1+1>4的感觉。